】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徵和發展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24-03-02 15:40:08


 
  更廣範圍的勞動對象是新質生產力的物質基礎。勞動對象是生產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得益於科技創新的廣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勞動對象的種類和形態大大拓展。一方面,人類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進,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範圍擴展至深空、深海、深地等;另一方面,人類通過勞動不斷創造新的物質資料,並轉化為勞動對象,大幅提高了生產率。比如,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成為重要勞動對象,既直接創造社會價值,又通過與其他生產要素的結合、融合進一步放大價值創造效應。

  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科學技術、管理等要素,都是生產力形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衹有生產力諸要素實現高效協同,才能迸發出更強大的生產力。在一系列新技術驅動下,新質生產力引領帶動生產主體、生產工具、生產對象和生產方式變革調整,推動勞動力、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便捷化流動、網絡化共享、系統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能夠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的主要特徵

  與傳統生產力形成鮮明對比,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的先進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

  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形成高科技的生產力。科技創新深刻重塑生產力基本要素,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生產力向更高級、更先進的質態演進。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要以重大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高,在載人航天、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製造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具備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條件。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要載體,形成高效能的生產力。產業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持續迭代升級是生產力躍遷的重要支撐。作為引領產業升級和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效能更高,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價值高端、前景廣闊等特點,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提供了巨大空間。近年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2022年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3%,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重點領域加快發展,在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形成一定領先優勢。我國前瞻謀劃未來產業發展,促進技術創新、研發模式、生產方式、業務模式、組織結構等全面革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基礎不斷夯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