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兩專業人士遭電騙 損失1400萬
http://www.CRNTT.com   2024-03-01 11:16:28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據大公網報導,警方2023年錄得整體科技罪案達34112宗,較2022年增加近一半,涉及損失金額大幅增加71%至54.9億元,警方形容香港每13分鐘就有一宗騙案發生,最近又有兩宗大額騙案發生,兩名受害人均為高學歷專業人士,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受騙,二人合共損失近1400萬。警方提醒市民使用“防騙視伏App”,可自動協助篩查騙案電話及網站。

  第一宗投資騙案受害人為60歲男子,為高學歷專業人士,去年12月中,騙徒透過社交平台LinkedIn聯絡他,並自稱投資專家,接著他們透過WhatsApp聊天。其後騙徒誘騙受害人下載虛假投資應用程式“Eikrt.me”並投資加密貨幣泰達幣(USDT)。

  下載假程式投資加密貨幣

  於今年1月5至6日期間,受害人曾兩度向騙徒所提供的銀行賬戶轉賬共80萬元入金。受害人曾成功從該虛假投資應用程式的賬戶提取約30萬元投資收益。由於在短短兩日內確實收到了金錢,受害人不虞有詐繼續投資。今年1月13日至2月21日期間,受害人進一步將約900萬元轉賬至騙徒所提供的十多個銀行賬戶,但其後無法取回資金,騙徒亦失去聯繫。

  另一宗案件為假冒官員騙案,受害人為一名53歲男會計師,他於去年11月22日,接獲一名自稱為內地國家安全人員的騙徒來電,指控受害人發送涉及日本核污水處理的煽動訊息,違反國家安全,受害人否認指控。案件輾轉有三名騙徒接觸受害人,指示他購買一部新手機,並利用社交通訊程式Telegram進行溝通,其間又指控他參與國際金融詐騙案,並要求提供擔保費供調查。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受害人將合共440多萬元透過支票存入兩個按騙徒指示新開的銀行賬戶,並向騙徒提供銀行賬號和密碼,其後又將額外約40萬元的所謂擔保費轉往一個內地戶口。

  (來源:大公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