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麥秸“畫”出創新發展新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4-02-29 15:21:57


  中評社北京2月29日電/據中國文化報報導,麥秸畫是中國的特色工藝品之一,已有1500餘年歷史。麥秸畫具有光澤透亮、裝飾效果好、藝術感染力強等特點,其展現的人物、花卉、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有著古朴自然之美。如何讓古老技藝綻放新活力,走出一條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的新路,是非遺工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麥秸技藝傳承基地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前身是哈爾濱工藝美術廠。該基地歷經兩年多改造,現在已經成為占地3000平方米的麥秸技藝傳承基地。基地分為科技、精品、傳承互動、生產銷售等展區,展示了1300餘件麥秆工藝畫以及麥秸盒、麥秸擺件等麥秸產品,還對其製作工藝進行了展示。

  “基地設有麥秸技藝傳承室,傳授麥秆畫製作技藝,大家可以到此瞭解麥秆畫的歷史和發展狀況,也可以體驗麥秆畫製作。”哈爾濱市工藝美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國家級非遺項目麥秆剪貼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馬文俠說。

  馬文俠1972年進哈爾濱工藝美術廠後一直從事麥秆剪貼技藝傳承、研發等工作,在保護傳承麥秆剪貼技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研發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產品,以雪鄉、白樺林、東北虎等為創作素材,極具哈爾濱特色,頗受市場歡迎。

  隨著時代變遷,用戶的審美觀、需求等都在發生變化。非遺文創產品也面臨著產品創新能力不佳、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產業鏈不完善等難點。對此,該基地挖掘麥秸技藝,並且不斷進行融合創新。比如麥秸首飾盒的製作,在麥秸平貼的基礎上,巧妙運用了半浮雕的手法,使得麥秸畫質感更強,形成獨具特點的半浮雕麥秸產品製作風格。“我們還研發了麥秸燙色技藝,根據麥秸燙色後具有金屬質感等特點,研究製作了青銅器博古題材的工藝畫,這些畫作古朴典雅,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同時也逐漸被一些收藏機構重視。”馬文俠說。

  目前,馬文俠帶領團隊,以東北的標誌物作為創作內容,研發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衍生產品。這些產品因做工精致、便於攜帶,被很多團體和個人作為禮品採購。她還培養了多名非遺傳承人,並先後在黑龍江的多所學校開展麥秸技藝傳承教育工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