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比利時:“巧克力王國”
http://www.CRNTT.com   2024-02-24 15:15:33


 
  時至今日,已有超過200個國際行政中心和超過1000個官方團體在布魯塞爾設立了辦事處,加上每年都有各種國際會議在此舉辦,這對於一貫瞄准高端市場的比利時巧克力產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歌帝梵、吉利蓮等比利時品牌能夠成長為全球行業頂級品牌,也或多或少受益於此。

  當然,比利時巧克力能夠聞名於世,且口碑至今屹立不倒,歸根到底靠的還是“匠人”精神。在比利時,平均每5000人中就有一名巧克力製作師,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重視製作工藝和細節,對配方研發與口感改善孜孜以求。

  比利時大部分巧克力都不是經由大型工業廠房的標準化生產線生產出來的,而是由世代相傳的家庭式小作坊手工製作。為了保持更好的口感,大多數比利時巧克力製造商都會選擇來自非洲和南美洲頂級產區的可可豆。為保留可可豆本身的香味,製造商往往會選擇直接使用液態巧克力,即便液態運輸必須使用帶有加熱裝置的罐裝車,成本會有所提高。也正因為這種堅持,比利時巧克力才能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在此基礎上,一代又一代比利時巧克力匠人不斷創新,夾心巧克力頂級品牌諾豪斯(Neuhaus)就是其中的代表。20世紀初,曾是藥劑師的讓·諾豪斯(Jean Neuhaus)突發奇想,他用巧克力將藥物包裹起來,以掩蓋其糟糕的味道,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喜愛。他隨即意識到,這種方式也可以運用到零食製作中。1912年,他以新鮮奶油為“芯”,製作出了第一款加餡巧克力,很快便從一眾同業競爭者中脫穎而出。1915年,在妻子的啟發下,諾豪斯又發明了精致的“Ballotin”包裝盒。Neuhaus也由此成為世界上最早用盒子裝巧克力的品牌。

  比利時還是世界上第一批運用超細研磨技術處理可可豆的國家,運用該項技術的可可豆粉顆粒直徑僅有20微米,這無疑讓巧克力的口感更加綿密香醇。

  除此以外,比利時巧克力的高品質還離不開有關部門的管理與規範。早在巧克力行業誕生之初,比利時政府就制定了多項法律法規,劃定巧克力質量底線。例如,1884年的一項法律規定,巧克力的可可含量最低必須達到35%。其初衷是防止巧克力廠商偷工減料,使用低質量的可可或其他替代成分,導致整個行業品質滑坡,影響比利時巧克力的整體聲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