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探月工程20年:九天攬月 探索不止
http://www.CRNTT.com   2024-02-22 10:47:25


 
  從采樣返回到探索月背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懷揣取自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這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再次完成從月球采樣返回的壯舉。

  嫦娥五號完成了中國首個無人月球采樣返回任務,一舉突破月面采樣、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跳躍式再入返回等關鍵技術。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是世界單次采樣量最大的無人月球采樣任務。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的完美收官,為中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圍繞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科研人員取得多項研究成果。例如,通過對月球樣品研究,測定年輕的玄武岩形成時間為20.30億年,揭示了月球“晚年”演化歷史;在月球晚期岩漿活動成因方面,推翻了岩漿源區富含放射性元素提供熱源、富含水降低岩石熔點的主流假說;發現了第六種月球新礦物“嫦娥石”等。

  目前,中國已開始實施探月四期工程,並把嫦娥四號作為探月四期的首次任務。2018年底,嫦娥四號順利升空,並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完成了軟著陸,率先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玉兔二號月球車登陸月球,在月背留下了人類第一道車轍。

  探索月球背面有什麼意義?專家介紹,月球背面始終背對地球,屏蔽了地球的無線電、閃電和極光等干擾信號,在月球背面獨特的電磁環境條件下,開展低頻射電觀測研究,有望取得行星際激波、日冕物質拋射和空間傳播機理等方面的原創性成果。此外,月球背面與正面的地質特徵存在很大差異,探索月背將促進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

  從建科研站到載人登月

  今年上半年,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第二項任務嫦娥六號將實施發射,執行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任務。目前,嫦娥六號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相關測試,為實施發射作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