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與生命“賽跑”的人(千行百業看海歸)
http://www.CRNTT.com   2024-02-21 10:33:35


 

  人腦中錯綜複雜的血管,如同遍布田地的一條條溝渠,源源不斷地將血液運送至大腦。“如果溝渠堵了,水流無法通過,莊稼就會枯萎。”張佩蘭說,疏溝渠、通血管,如何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是治療過程中的重點。

  “每個患者都不一樣,治病救人容不得閃失。誰都明白,任何閃失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為解決臨床難題,在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衛健委相關重點課題的支持下,張佩蘭團隊用幾年時間潛心攻關,終於逐漸探索出“抗栓+溶栓”相結合的治療方案,優化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救治手段。

  最忙最累的時候,張佩蘭常常想起自己在美國田納西州讀書的日子。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天,她跟自己賭了一口氣:等我學成回國後,一定要用自己的本事幫助更多的患者。

  “我一輩子忘不了她出院那天的情景”

  步入天津市環湖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走廊兩側墻壁上的一面面錦旗,無言述說著發生在這裡的生命“賽跑”。錦旗裡最令張佩蘭難忘的一面,來自一對50多歲的殘障夫婦。

  這對夫婦中,妻子是聾啞人,丈夫則因患小兒麻痹導致肢體殘疾,倆人在市場賣菜維持生計。一天,妻子在菜市場忽然出現口角歪斜、右側肢體無力等症狀。緊急送醫後,張佩蘭帶領團隊迅速投入治療,但由於患者自身情況特殊,就醫過程並不順暢。醫護團隊全程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發展,溶栓治療結束1小時後,患者右側肢體慢慢有了反應。那一刻,所有人長舒了一口氣。

  經過1周治療,妻子成功達到了康復出院的標準。“我一輩子忘不了她出院那天的情景,夫妻倆還有個17歲的兒子,他們不停回頭看向我。太陽快下山了,三個人的影子在夕陽裡被拉得很長。”張佩蘭說,這樣的時刻是她做醫生最幸福的時候,她知道自己挽救了一個家庭。

  目前,張佩蘭帶領團隊已成功完成17000餘例靜脈溶栓治療。她還擔任南開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導師和天津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培養出30餘位碩士、博士研究生,其中多名學生已作為溶栓領域的人才引進地方醫院。看著學生們的成長,張佩蘭很欣慰。如今,張佩蘭團隊與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正在籌備開展靜脈溶栓公益項目,希望能提高偏遠地區的診療能力,惠及更多患者。

  “對醫生來說,探索之路永無盡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