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采茶舞曲:六十六載傳唱久,此曲只應人間有
http://www.CRNTT.com   2024-02-20 16:34:53


 

  1959年,在梅蘭芳和戴愛蓮兩位大師的建議下,浙江民間歌舞團根據《采茶舞曲》編排了更符合舞蹈風格的《采茶舞》。《采茶舞》不但成為最有代表性的浙江舞蹈作品,還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外的文化交流活動,先後被23家文藝團隊作為保留節目。

  茶鄉采風踏歌行

  1958年的春天,在浙江越劇二團(今浙江越劇團)擔任藝術室主任的周大風來到泰順采風。浙江越劇二團當時成立一年有餘,承擔著一項重要的戲曲改革任務——越劇“男女合演”。越劇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完成了女班對男班的取代,如何在“男女合演”方面改革創新,就連周恩來總理也非常關心。

  鐘冶平說,周大風此行是與下鄉演出的同事會合,同時還惦記著周總理交給浙江文藝界的另一項任務。在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總理先後五次訪問了杭州西湖著名的茶鄉梅家塢,對杭州的茶葉大加讚賞:好山好水好茶葉,獨缺一個反映茶葉生產的好作品。著名作家陳學昭把這個指示告訴了周大風。此後,周大風專門去梅家塢村采風。而讓他藝術靈感噴薄而出的地點,則在浙南的泰順縣東溪鄉。

  “大概在清明後,穀雨前的采茶時節,周大風先生一路步行,來到了東溪鄉,住在上村供銷社的三樓,親身體驗茶農的生活和勞動。”鐘冶平說,周大風很快發現了采茶和插秧爭奪勞動力的矛盾,開始構思一個茶農開展技術革命的劇本,這就是後來講述青年農民研製水力炒茶機,實現采茶插秧兩不誤的越劇現代戲《采茶曲》。而《采茶舞曲》就是這部戲的幕間合唱曲和主題音樂。

  1958年5月11日夜,周大風品著鄉親泡好的新茶,不到兩個小時就寫出了《采茶舞曲》。第二天上午,他把簡譜交給當地小學的校長請學生們試唱,孩子們大多都會唱了,有的學生還模仿著采茶動作,歡快地跳起舞來。

  1958年9月,周總理觀看了晉京演出的《雨前曲》。演出結束後,他對周大風講,《采茶舞曲》有時代風格、有地方風格,但是其中“插秧插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兒上”兩句歌詞似有不妥,前者不符合勞逸結合的政策,後者不符合茶葉質量要求,需要進一步修改。

  回到杭州後,周大風多次前往梅家塢采風,但是始終找不到合適的詞句。1960年底,周總理視察梅家塢時見到了周大風,建議可以改為“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從此,《采茶舞曲》的歌詞正式定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