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種植雜交水稻是非常有效的幫扶”
http://www.CRNTT.com   2024-02-17 09:08:17


 
  像林格四村這樣的示範村,中國援布高級農業專家組已經建了36個,未來還將繼續發展20個。不久前,距離林格四村不遠的林格六村舉辦了一場盛大儀式,村民載歌載舞,慶祝雜交水稻示範項目在該村落地。“相信雜交水稻會讓大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楊華德堅定地說。

  “中國農業專家組培養了我”

  “中國農業專家組培養了我。”布隆迪國家合作經濟發展署署長恩達·伊克基常常這樣說。

  幾年前,伊克基還是一名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待業青年。2016年,27歲的他被在當地試種雜交水稻的中國專家組選為農業技術員,開始跟隨中國專家學習種植技術及管理知識,並逐漸成長為推廣雜交水稻技術的能手和布隆迪全國聞名的創業典型。由於表現出色,伊克基進入政府工作,如今已是高級官員。伊克基說,他始終感念中國專家組的培養之恩。

  楊華德說,專家組一直堅持培養伊克基這樣的青年帶頭人,“只依靠專家組的力量是不夠的,一定要培養當地的農業人才”。青年帶頭人通常需要接受一年以上的理論和駐示範村實踐培訓。

  艾力思特也是一名青年帶頭人。他在中國專家組的帶領下種上了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自家的吃飯問題,還被派往錫比托克省,駐點指導該省雜交水稻種植和推廣,成了一名本土專家。

  僅2023年,中國專家組就培訓青年帶頭人48名、示範村農戶3600人次、大學生450人次。當記者問起在布隆迪8年多總共教出了多少學生時,楊華德想了想,笑著說“數不清了”。

  “常聽專家組提起一句中國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中國專家的指導下,許多農民學會了‘打魚’。”伊克基說,中國專家還常常告訴村民,努力才能實現發展,才能改變命運,這激勵了很多村民,“中國專家為他們提供了謀生手段和一技之長,種植雜交水稻是非常有效的幫扶。”

  在中國專家組的幫助下,伊克基幾次赴華培訓和考察。“希望布隆迪與中國持續深化農業合作。”他說,中國也曾經歷貧困,近幾十年來實現了快速發展,“有中國作為榜樣,有中國專家組的指導,相信布隆迪也能實現糧食自給,擺脫貧困,走向繁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