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被小國“欺負”根源是對華戰略誤判
http://www.CRNTT.com   2024-02-12 15:11:38


 
  2017年特朗普發表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度將中國列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隨後的拜登政府則將中國列為唯一競爭對手。為此兩屆政府傾其全力、投入大量資源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圍堵戰,試圖遏制中國。為此美國還不顧道義和責任,和塔利班進行談判,拋棄自己扶持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民選政府。

  從事實和後果來看,這是美國犯下的重大戰略失誤。一是中國是現行秩序的受益者,根本沒有動機要挑戰或者破壞。二是幾千年的歷史已對證明,中國是愛好和平的文明,既不會對外殖民,也不會對外擴張。三是中國的地緣環境惡劣,周邊大國林立,中國絕不稱霸,這既是文明使然,也是地理環境所決定的。四是中國早就和世界融為一體,要想遏制中國,代價高得不可想像,也很難讓盟友完全配合。五是當美國把主要資源放到中國身上時,其他國家很難不會加以利用謀取本國利益最大化。

  果不其然,俄羅斯認為反擊的機會來了。蘇聯解體後,歐美通過歐盟和北約擴大將前蘇聯的勢力範圍吞入口中,並劍指俄羅斯的核心利益烏克蘭。俄羅斯限於國力,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在普京領導下,俄羅斯開始復甦,最能反映一國綜合情況的人口預期壽命從65.3歲升至70歲。此時的美國戰略誤判,對於俄羅斯而言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加東風。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正常有兩個選擇。要麼放棄和中國為敵,全力應對俄羅斯。要麼繼續保持戰略定力,不被俄羅斯所牽制,繼續全力遏制中國。但美國的反應出乎意料:不僅對華戰略不改,還對俄羅斯絕不妥協,絕不讓步。事實上進行了兩線作戰。但這實際上已經超出了美國的能力。比如無法滿足烏克蘭的戰場需求,連炮彈都要從韓國進口;認為台灣是遏制中國大陸的重要棋子,但對台軍售卻無法全面兌現。

  與華合作是唯一選擇

  此時,全球都看到美國已經深陷俄烏衝突與中國的戰略博弈中了。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長期在中東被邊緣化的哈馬斯果斷迅猛出手了。在哈馬斯看來,此時的美國絕對承受不了中東再起戰火,也絕對承受不了以色列徹底消滅哈馬斯的戰術目標。果不其然,美國一方面表態支持以色列,另一方面不斷斡旋希望能夠盡快停火。只要以色列不能消滅哈馬斯,在這一局的博弈中,哈馬斯就是贏家。它不僅成功破壞了美國主導的沒有巴勒斯坦的中東和解,重新成為中東重要的玩家,更使得西方乃至全球不得不再次面對長期被忽視的巴勒斯坦問題。就是英國也都表達要承認巴勒斯坦國,以推進以色列拒絕接受的兩國方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