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藝術重構鄉村景 栀子花香溢響堂
http://www.CRNTT.com   2024-02-07 15:40:43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1月28日午後,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響堂村栀咖啡館一樓已是滿座狀態,栀子花咖啡的香味縈繞屋內。待到6月,栀子花漫山遍野盛開,將是響堂村一年中最美的時光。

  屋外,村道兩側上粉墻黛瓦的民居、民宿和農田的墻繪、藝術裝置,色彩和諧,令淳朴的村莊充滿了美妙的藝術氣息。

  響堂村位於南京浦口老山腳下,三面環山一面抱水,山谷裡分布著80多座村屋。曾經地處偏僻的傳統小山村,如何變成了城裡人心中的向往?

  響堂村種植栀子花已有二十多年歷史,每逢初夏,村裡處處飄著栀子花的香氣。響堂村村民、專職講解員王咏萍介紹,響堂村70%以上的農戶靠種植栀子花為生,但由於缺乏統一的質量管理標準和銷售渠道,一束栀子花只能賣兩三塊錢,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太大起色。

  蝶變發生在三年前。浦口文旅集團總經理侯利旺告訴記者,浦口文旅集團在為期一年的調研考察後,最終決定依托南京藝術學院,引進文化名家、大師團隊作為“新村民”入駐響堂村,對村莊進行整體規劃。2021年,以“藝術重構鄉村”為主題的“響堂計劃”正式啟動。

  響堂通過“微改造”讓獨一無二的鄉村生態與文化藝術融為一體。侯利旺表示:“在村落改造中,我們遵循自然更新的原則,對原有的河、溝、渠進行景觀提升,修復桃林、栀子花梯田、稻田等生態、農業空間,保持原有建築的結構形式和傳統風貌,並通過支付租金的方式回租部分村民房子,進行適用性改造建設。”

  回租後的響堂村五十號小院現已成為新村民老萬的藏品館。館內一面裝滿不同年代舊物件的墻吸引了記者目光。“這裡擺放著南京人的老門匾、老家具、舊票根、小人書,還有上了年頭的暖水瓶……隔三岔五,老萬就會上二樓直播間講述老物件背後的故事。”王咏萍笑著說,不少看了老萬直播的人就此迷上了響堂村,來了一趟又一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