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雜技這項古老的藝術承載著中國的厚重文化,灌注著中華民族善良、勤勞、堅韌等優秀品質,真實而鮮活地綻放在祖國的藝術百花園中。我國的雜技人始終心無旁騖地打造著自己的技藝,無聲地、本真地用肢體語言的繁復變化與延展,向世界展示獨屬於人類的智慧、勇氣和力量。
在現代文明的浸潤下,雜技這朵樸實的藝術花朵主動向現當代藝術靠攏,勇敢超越原初的雜耍形態,以創意和審美賦予肢體語言更廣闊的表演空間。近些年來,從主題晚會、雜技秀、新馬戲到雜技劇,種種表演形態的革新與嘗試,各色雜技本體之上的範式再造與藝術升華,拓寬了雜技的表現邊界,帶來更豐富的審美體驗,這也是雜技人推陳出新、自我革命的生動寫照。尤其是21世紀二十多年來湧現出的雜技劇,整體體量更為龐大、創作元素更為綜合,藝術表現力更強。
以雜技劇的形式拓寬雜技的表演空間,首先要釐清雜技本體技巧與其他藝術手段之間的邏輯關係。國內首部雜技劇《天鵝湖》自2004年由戰士雜技團創排面世,在相對完整的戲劇框架下,將雜技技巧融入芭蕾舞,呈現出空前的藝術美感,顛覆了世人對雜技的傳統觀感。雜技劇這一全新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就此成功創立。經過天津雜技團《胡桃夾子》、南京雜技團《渡江偵察記》等雜技劇的不斷探索嘗試,至上海雜技團和上海市馬戲學校2019年推出雜技劇《戰上海》,雜技劇的創作再上新台階,在選題立意、製作出品、美學風格等多方面都進行了深度挖掘,逐步確立了“技巧要為劇情服務,劇情要為技巧提供空間”(由中國雜協副主席、上海雜技團原團長、上海市馬戲學校原校長俞亦綱首度提出)這一雜技劇創作的基本理念。雜技劇二十多年的創作史上,《天鵝湖》和《戰上海》可謂兩座頗具先導意義的里程碑,前者首啟中國雜技藝術現代轉型和創新的大門,後者則扣准新時代的雜技藝術創作之命門,為雜技劇踐行出一條有規律可循的傳承創新之路。
雜技劇創作要從雜技本體出發,以完美的舞台呈現為目標,將題材融入雜技技巧,從中創新表演語匯,實現技巧與戲劇的融合,最終形成一場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兼備的精彩演出。《天山雪》《紅色記憶》《江湖》《鐵道英雄》《聶耳》《蘆葦青青菜花黃》《先聲》等一系列雜技劇的出現,則代表著雜技界正轉益多師,努力向更高層級的舞台綜合藝術進軍。
雜技劇如何克服不說話而“講”故事的天然矛盾,通過肢體塑造人物形象、演繹情節衝突、傳達思想情感?不同於一般的舞台劇,雜技劇最顯著的特點是舞台語匯由實打實的人體動作構成,而肢體語言無法開口說話。這就對雜技劇提出了多方面的前提要求:在文本創作上,做到戲劇結構簡潔明了;在導演手法上,將故事線流暢鋪排於技巧節目,調動燈光、服化道、音效、多媒體視頻等其他藝術手段來彌補虛擬性、完成假定性;在技巧節目中,技巧導演(業內簡稱“技導”)依據戲劇情境的設定來匹配相契合的節目,包括研發技巧、改良動作;在演員表演上,於真實的技巧表演中融入假定性的戲劇表演,表情動作均要配合人物在規定情境下的情緒表達和角色任務,甚至需要儲備基本的台詞功底用於必要的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