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別讓“算法”成為“算計”
http://www.CRNTT.com   2024-02-05 10:56:42


 

  他透露,對一些商業平台來說,使用“算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流量,提高收益,至於推送的信息是優質還是劣質、會否帶來網絡沉迷等問題,則不在考慮之列。“就像小孩喜歡吃糖,有些商家的唯一目標是盡可能賣更多糖給孩子,至於會不會影響健康,不是他們關心的。”

  這種“流量至上”的商業邏輯,促使一些網絡平台借助“算法”頻繁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同質化內容,更有甚者,以博人眼球的劣質低俗內容取悅用戶。久而久之,用戶接收信息的範圍就會變窄,渠道也變得單一,從而陷入人們常說的“信息繭房”。

  除了“信息繭房”,頻受詬病的還有“算法歧視”。所謂“算法歧視”,是指在“算法”設計和應用過程中,由於偏見、歧視性數據集或其他因素導致的“不公平結果”。

  家住石家莊的劉女士,孩子在北京上大學,她每次來京探望孩子都會入住校旁一家酒店。今年初,她通過某手機軟件預訂一個房間,價格每晚近800元。可她辦入住時發現,有客人預定了同樣房型,價格只要600元。經過比對,兩人在同一手機軟件上看到的價格完全不一樣。

  “我還是這家酒店的白金卡客戶呢,非但沒有享受到優惠,反而還被‘宰’了,孩子告訴我,這叫‘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是“算法歧視”的表現形式之一。指平台利用“算法”進行用戶“畫像”, 如果用戶已是熟客,就不再需要低價吸引,同時,平台可能通過搜集消費數據檢測到用戶消費能力,從而“定向”抬高價格。向陽表示,“算法歧視”一度甚囂塵上,買機票、打網約車甚至網絡購物,都會被“大數據殺熟”,後來有關部門強力監管,這種現象才有所收斂,但目前仍在業界不同程度存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