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增長新動能“助燃”經濟新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2-03 14:23:40


  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據央視網報導,目前,中國31個省(區、市)2023年GDP數據全部出爐,廣東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GDP突破萬億城市增加到26個。

  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全數公布,新年GDP目標高於2023年增速。各地具體部署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主打“創新牌”,緊抓科技創新,向新質生產力深挖增長新動能,以科技創新之進,拓展產業創新之路,形成高質量發展之效。

  下一個萬億如何拼?新的一年,各地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向“高”向“新”。“高”即高質量發展,更強調質的有效提升。“新”即新質生產力。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擺在重點任務的首位,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廣東經濟總量已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經濟韌性、潛力、活力十足。站在13萬億元的新起點上,繼續向“再造一個新廣東”進發。

  2024年,廣東提出了GDP增長5%的預期目標。2023年經濟成績單顯示,廣州經濟總量突破3萬億元,深圳成為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佛山成為廣東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的城市。經濟體量躍升的背後,離不開新質生產力的支撐,供需協同發力的韌性和人流、物流、資金流交織的活力。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的廣東提出,實施五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計劃,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廣州以南沙開發開放之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之進、科技自立自強之進等“十二個之進”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躍升。

  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近年來,深圳大力推進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8大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據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10393.39億元,增長8.3%,占GDP比重提升至42.5%。預計到2025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