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索符合國情的城鄉融合發展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24-02-03 08:59:45


   
  著力解決深層矛盾問題
  
  文章指出,在制定目標、規劃路徑、設計政策的過程中,要把握當前城鄉融合發展面臨的新形勢,著力解決存在的結構性、體制性、機制性矛盾和問題。
  
  一是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要致力於突破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避免城鄉割裂、要素單向流動,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強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領域投入,進一步消除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制度障礙。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健全有利於城鄉間要素雙向流動、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實現城鄉資源交互、產業融合發展,以城市發展帶動和促進鄉村發展,以工業發展帶動和促進農業發展。
  
  二是強化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城不僅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樞紐和依托。要把縣域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和人居環境治理。以縣城為載體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吸引農村居民向縣城遷移流動。通過創設產業園,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探索靈活就業機制,增加縣城對所在縣域農村居民的吸引力,實現非農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創業。通過縣域經濟發展推動市域經濟發展,進而推動省域範圍實現城鄉融合。
  
  三是率先實現農民工群體城鎮化。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需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好推動農民工群體城鎮化,需以系統觀念繼續推進分工分業。多措並舉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就業提供保障,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解決好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問題,讓更多農村居民進城安家落戶、穩定就業,成為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來源。要積極擴大鄉村就業空間,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鄉村旅遊和農村服務業,引導新生代農民工從事新產業、新業態,深入實施返鄉創業能力提升行動、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促進新業態發展,通過鄉村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多元化發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創新農村勞動力就業領域和方式。降低就業成本,提高就業效率,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
  
  四是深化改革激活城鄉要素市場。實現城鄉融合,需著力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使農業和工業有大體均衡的勞動生產效率。就激活土地要素而言,要把握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政策,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在嚴防耕地“非農化”特別是“非糧化”的前提下,優化土地經營制度,提高土地產出效率。就經營方式而言,隨著大量農村居民向城市遷移和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進一步深化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將是未來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規模化、專業化的必然選擇。
  
  五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各地需明確目標、創新方式方法,著力形成資源配置引導、產業引擎驅動、基層治理支撐和服務供給有效的城鄉融合發展環境。需推動城鄉發展一體規劃,以縣域為整體,統籌規劃全域覆蓋、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統一建設、統一管護、統一服務,為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提供保障。需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目標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目標,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建議將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作為戰略性目標和約束性要求,以10年或15年為期量化、細化,設目標、明要求、探路徑,確保長期目標有約束性,年度目標有彈性。需優化政策組合,統籌使用補貼政策和價格支持政策,有針對性地出台具有地區差異性的農業補貼政策,新增補貼向糧食主產區、脫貧地區和邊遠地區傾斜,充分發揮財政轉移支付對縮小農民內部收入差距的引導作用。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資產投入,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農業,按照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要求,增強工商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的信心,大力扶持智慧農業、數字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