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進傳統村落)
http://www.CRNTT.com   2024-01-27 12:12:02


 

  “以前進山只看風景,現在來秦嶺不一樣了。我會很自然地關注這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林間長的。除了想保護好它們,我更想把秦嶺的美展示給更多人。”在西安生活了20多年的“秦嶺生態衛士”付國軍本是浙江人,自打第一次跟同學到秦嶺深處逛了幾天,就迷上了這片美麗的山水。

  解振鋒是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貨街保護站的老站長,1999年就來到保護區當巡護員,在這兒守護了20多年,見證了保護區日新月異的變化。解振鋒介紹,特別是近3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斷提升智慧化、數字化監測管理水平,將原有12個視頻監控塔野外視頻監控由模擬信號更新為數字信號,並新建6個野外視頻監控塔,同時,在現有70台紅外相機基礎上新布設50台紅外相機,新購置監測設備48台(套),對重點區域、重點地段、熱點溝口人為活動干擾及重點物種重點監測。“智慧秦嶺”建設日臻完善。

  獨特地理位置,帶來多元地域文化

  秦嶺以柞樹為主的森林分布在牛背梁,柞水縣也因此而得名。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之南麓的柞水縣,是西安通往安康、連接湖北的重要通道,有“終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稱。

  兼秦蓄楚,獨特的地理位置,帶來了豐富多元的地域文化。起源於柞水的柞水漁鼓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鄉村最為興盛,逢年過節、豐收慶賀、農閑之時均以此為樂。

  這種獨具風韵的曲藝形式,融合了秦文化的粗獷豪放和楚文化的細膩柔情,極富地方特色,有較強的娛樂性、觀賞性,在當地流傳已近千年。上世紀80年代,經常有一些曲藝人靠著自己的漁鼓才藝,走街串巷,以為營生。演奏時或站或坐,左手竪抱漁鼓,右手擊拍鼓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