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文明的最新聲”對於剛剛“支棱”起來沒兩天的自行車而言,無疑就是一曲哀歌。包括曾經生產出第一輛“安全自行車”的羅孚工廠在內,很多工廠都開始轉行做汽車或汽車零配件;富人們將自家的馬車換成了汽車,城市新中產也將買汽車當作自己實現社會階層躍遷的標誌。而自行車的經濟意義似乎只體現在幫助工匠磨煉技藝、支持產業完成躍升上,基本就是個承上啟下的角色。至於其在消費者心中的標簽,或許是便宜?
好在,隨著時間進入近代,自行車終於等來了久違的柳暗花明。
隨著一大批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駛入經濟發展快車道,自行車產業終於找到了發揮其所長的合適土壤。除了曾經的“自行車王國”中國,自行車還一度主宰了越南、柬埔寨等國人民的出行方式。在倫敦、東京等國際大都市,也有很多人因為受不了擁堵的交通而加入到浩浩蕩蕩的自行車大軍中。這一切,催生了大量區域民族品牌,中國人所熟悉的飛鴿、永久、鳳凰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許是因為騎行風潮的興起,許是因為體育產業的加持,至此,素以“風塵僕僕”面貌示人的自行車終於迎來了關鍵性的一次分化,5個品牌脫穎而出,人稱“一王四後”。其中,“一王”是“科爾納戈(Colnago)”,以梅花為標誌。拋開過去的輝煌戰績不談,最近幾年,Colnago的高出鏡率肯定與UAE車隊的波加查脫不了關係。作為2020年及2021年兩屆環法總冠軍,波加查與Colnago一道,俘獲了無數粉絲。“四後”分別指比安奇(Bianchi)、德羅莎(De Rosa)、Gios和Cinelli(排名不分先後)。它們的出現徹底改寫了自行車“便宜”的調性。甚至可以說,沒有它們,自行車就只是個交通工具,而不會發展出今天被無數人追捧的“單車圈”。
進入共享時代,自行車算是徹底踏准了時代的節奏。作為一種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選擇騎車出行。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0個自行車共享計劃。全球範圍內,數以千萬計無固定停靠點、可供便捷租賃的自行車正馳騁在大街小巷,並且數量還在迅速增長。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的騎行者開始用裝備武裝自己,比如頭盔。
這是不是一種隱喻呢?當套在自行車頭上的魔咒——用臉刹車,被徹底打破,自行車終於卷土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