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說說“休克療法”
http://www.CRNTT.com   2024-01-27 09:25:31


 
  在採用“休克療法”的最初3個月裡,俄羅斯經濟走勢似乎不錯,物價穩住了,工資水平也有所上漲。但3個月之後,俄羅斯經濟開始崩潰,消費品價格一下子上漲了幾十倍,許多俄羅斯人多年的積蓄瞬間化為烏有。有專家分析認為,這是“休克療法”的“真實療效”:從宏觀上看,俄羅斯生產滑坡,稅源枯竭,財政困難,形成惡性循環,並由此陷入長達十餘年的經濟蕭條。從微觀上看,惡性通貨膨脹迅速耗盡了俄普通百姓的積蓄,許多人一下子一貧如洗,國有資產大多落入寡頭之手,階層對立與社會矛盾激化。歷經此役,俄羅斯元氣大傷。

  為何“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能成功,到俄羅斯就行不通?學界、政界對此進行了多方解讀,這涉及國內經濟韌性、國際環境變化、社會治理結構等方方面面。但毋庸置疑的是,“休克療法”要想起效,必須有特定條件支持,盲目照搬只會適得其反。

  橫向對比阿根廷、俄羅斯和玻利維亞,會發現三國國情的差異實在太大,以至於無論是從經濟社會體制機制任何角度,都無法形成直觀的結論。這也是學界最近爭吵不休的原因所在。

  僅就阿根廷本身的情況來看,阿根廷擁有肥沃的土地,如潘帕斯草原的農牧業享譽世界。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阿根廷一直被視為充滿機遇的國度和新興強國,不僅經濟總量曾排名世界第13位,許多歐洲人還以前往阿根廷“淘金”為榮。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阿根廷持續陷入政治動蕩中。從1930年到1976年,阿根廷共發生了6次成功的政變和2次失敗的政變。左派與右派、庇隆主義和反庇隆主義你方唱罷我登場,嚇跑了外國投資。從1900年到2022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阿根廷的經濟總量從世界第13位下降至第66位,平均每10年遭遇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

  有分析指出,米萊政府的激進政策有為贏得競選而迎合民眾的考慮,也反映出阿根廷經濟面臨的困境。多年來,阿根廷實行出口農產品、進口替代工業化的經濟模式。一方面,其農業資源確實豐富,但農產品出口價格極易受國際市場波動甚至天氣影響;另一方面,直至今天阿根廷也未能建立起適合自身且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體系,經濟對外依賴度較高。

  2023年,阿根廷遭遇嚴重乾旱天氣,以小麥、大豆和玉米為主的農產品對外貿易顯著下降,導致其經常項目由順差轉為逆差。同時,長期且高昂的支出、過多的財政補貼導致政府開支失控。再加上最近幾年連續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以及美聯儲激進加息的影響,阿根廷的債務負擔和輸入性通脹壓力急劇攀升。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阿根廷逐漸陷入財政赤字高企、通脹近乎失控的境地。

  當前,這個擁有4600萬人口的南美洲國家正經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稱,該國2023年累計通脹率達211.4%,創下1990年以來最高紀錄。

  各界對阿根廷這劑“休克”猛藥的爭論還在繼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米萊及其經濟團隊採取的果斷措施是恢復穩定和重建經濟的重要一步。但美國摩根大通發布報告指出,阿根廷不具備實現“美元化”的條件。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則對米萊政府積累外匯儲備的能力表示懷疑,並預測“如不採取更有效措施,阿根廷有再次債務違約的可能性”。

  另有分析認為,阿根廷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生產,“休克療法”能否奏效,關鍵要看供給端能不能得到改善,同時民眾也要心甘情願地配合政府“勒緊褲腰帶”,承擔新政實施帶來的痛苦。

  “休克療法”真能成為阿根廷“最後一杯苦酒”嗎?恐怕衹有未來才能給出答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