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http://www.CRNTT.com   2024-01-25 13:03:30


 
  四是有利於推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規則體系。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領域新模式不斷湧現,相應領域規則的制定和完善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新熱點。在此背景下,需要通過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相關規則制定,增強與其他經濟體的制度協調,不斷提升我國全球要素資源配置水平,推動國際經貿規則向著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合理的方向發展,為各國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把握內涵特徵

  從內容上看,制度型開放是系統性構建滿足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的規則體系。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拓展,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合作,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水平持續提升。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在規則、規制、標準、管理等各領域全面系統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從範圍上看,制度型開放正由邊境規則向邊境後規則延伸和拓展。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程度並不高,對外開放大多以貨物貿易和製造業利用外資為主,對接的國際經貿規則也集中於關稅、外資准入等傳統的邊境規則方面。隨著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對外開放所涉及的規則範圍大幅拓展,數據、創新、金融、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勞動者保護、補貼等方面的邊境後規則對開展國際經貿合作的影響日益增強。著眼於這些領域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當前制度型開放的重點所在。

  從層次上看,制度型開放體現了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的深度融合。40多年來,改革和開放始終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深化改革有效促進生產要素優化配置、釋放需求潛力,為我國對外開放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擴大開放在吸引各類先進生產要素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經貿規則、管理制度等的完善。制度型開放涉及商事制度、知識產權保護、監管一致性、環境保護等重要改革任務,為形成改革和開放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提供重要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