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走進女作家的心靈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24-01-25 10:13: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提起舒晉瑜,許多作家都非常熟悉。作為《中華讀書報》資深記者,她關注中國文學現場20餘年,與老中青各年齡段的作家有著深入交往,出版《深度對話魯獎作家》《風骨:當代學人的追憶與思索》《深度對話茅獎作家》《以筆為旗:與軍旅作家對話》《說吧,從頭說起——舒晉瑜文學訪談錄》等多部文學訪談錄。近日,她的新書《中國女性作家訪談錄》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與宗璞、鐵凝、遲子建、王安憶、徐坤、林白、殘雪等30位作家的訪談,橫跨20後到70後六代女作家,其中既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全國性文學大獎得主,也有不少人曾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在社會上具有廣泛影響。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評價說:女作家的創作如絲線般編織出共和國文學版圖中絢麗的經緯,此書收錄的諸篇訪談猶如散落其間的絮語和印痕,在睿智與狡黠、率直與自辯、袒露與追問之間,我們得以與這些女作家相遇、相知。

  舒晉瑜善於把握不同女作家的特點,書中每一篇的標題都匠心獨運。比如宗璞篇的標題是“我想表達我這個時代”,她的確也做到了,從《紅豆》到《野葫蘆引》,貫穿了作家幾十年來所歷經的風風雨雨。而到了霍達則是“從來沒有奢望過經典”,表達出作家對名利的淡漠。這些題目中,有作家對文學的理解,也有她們對人生的看法,比如林白“希望《北流》裝得下自己的全部感受”,陳染則認為“穿越表層生活的維度才是我創作的源泉”。舒晉瑜對訪談對象的熟稔使她能夠知人論世,用女記者的細膩感知受訪者的冷暖,但她又極力避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而是從個體思考的立場,提出獨具個性甚至尖銳的問題。這也構成了《中國女性作家訪談錄》的另一個特色。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莉表示,《中國女性作家訪談錄》是她閱讀視野裡採訪中國當代女作家數量最多且深具文學品質的訪談錄。“此書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當代女性文學史。但又和文學史不同,每位作家都是鮮活的,她們在訪談錄裡誠摯表達著對當代文學生活的理解,對藝術創作美學的理解。30個訪談如30幅畫卷,徐徐展開,從中可以看到每個女作家的氣質、追求和獨特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