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藝術拂塵 讓“老電影”重生
http://www.CRNTT.com   2024-01-21 12:01:46


 
  科技助力讓“殘”片不殘

  老舊的膠片電影在香港通常被稱作“粵語殘片”。電影修復師在物理修復完成後,便著手數字修復,先將膠片上的影像通過掃描轉換成數字文件,再一步步處理掉色、黴斑、抖動等問題,為接下來的調色等藝術修復做準備。

  香港電影資料館自2011年起全面採用數碼技術修復影片,修復師從重復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也使一些曾被視為“天方夜譚”的想法逐漸變成現實。

  勞啟明說,如果膠片有破洞,電影在播放時就會出現畫面缺失。過去,這樣的情況是無解的。但現在,修復師可以利用數碼工作站中的軟件提取相似場景,填補缺失畫面,調整後幾乎可以完全還原畫面。

  AI技術也助力電影修復飛速發展。勞啟明表示,科技修復能大大提高修復效率和效果,但運用不當可能會造成過度修復,導致膠片失去顆粒感。很多需要精致修復的經典電影,是數字修復和人工修復的完美結合。

  “90後”技術員文婉汀一邊逐幀觀察正在播放的影片,一邊用軟件不斷修整,左右手同時操作,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修復一部影片至少要看20次,基本前一句台詞出來,就知道下一句。”文婉汀說。

  電影修復事業,是一個漫長的接力與傳承的過程。勞啟明告訴記者,香港目前沒有學校開設電影修復等相關課程,來到電影資料館工作的新人修復師主要是通過“師徒制”傳幫帶,在工作中積累經驗。

  在膠片修復室的門上,貼著一張海報,是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在2008年提出的口號:不棄電影,膠片長存,勿毀它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