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球貿易為何增長乏力
http://www.CRNTT.com   2024-01-20 10:22:04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貿易研究首席分析師尼克·馬洛認為,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與科學法案》等產業政策行動正在激化美國與其他經濟和安全夥伴之間的外交和貿易緊張關係。歐洲正在辯論《通脹削減法案》是否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使美國企業對無法獲得部分補貼的歐洲汽車製造商造成不公平競爭。

  “從更長的時間維度觀察,全球貿易增速放緩可能是一個長期趨勢,2023年全球貿易低迷是這一趨勢的縮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張茉楠認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貿易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與此前各國基於比較優勢進行產業分工、通過貿易往來進行深度融合的全球化體系相比,近年來,美國推動的“脫鈎斷鏈”“小院高牆”“友岸外包”,歐盟主張的“去風險化”、本土採購等舉措,將原有的全球產業鏈短鏈化、區域化、本地化、碎片化,對全球貿易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此外,近兩年來,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高端前沿科技領域的技術封鎖和投資、出口限制、長臂管轄,其他部分國家也以國家安全為由,在科技領域樹立種類繁多的市場准入、投資、貿易規則壁壘,為全球數字貿易、高端產業的生產要素流動帶來更嚴重掣肘,這些因素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負面影響在2023年尤為明顯,這些變化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影響國際貿易格局。

  推動貿易去政治化

  《日本經濟新聞》在報導中援引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的話稱:“全球經濟並未出現脫鈎,但正呈現分裂跡象,這對所有人來說代價都過於高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認為,若貿易分裂長期持續,全球經濟規模將最多縮水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