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歐盟對華政策回暖持續多久?取決於三個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24-01-17 10:19:15


 
  其次,希臘尋求拓展對華關係。2023年11月,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率團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訪華期間他高度讚賞中方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秉持的公正立場,並表示希臘願成為中歐合作的橋梁。其中部分訪華人員還參加了11月5-10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進博會。

  第三,塞爾維亞加強對華關係。2023年10月,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訪華期間,兩國政府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中期行動計劃、產業與投資合作諒解備忘錄等多項合作文件。值得關注的是,雙方還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首份自貿協定。

  此外,2023年丹麥、瑞士和部分中東歐國家也曾派員訪華。其中,2023年3月,丹麥外交部常務秘書葉普赴京舉行中丹副外長級政治磋商;11月,丹麥議會外交政策委員會代表團訪華。2023年3月,瑞士外交部亞太司司長來華進行政治磋商。另外,2023年5月和11月,中國寧波和滄州分別舉辦了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和第五屆中國-中東歐國家中小企業合作論壇,大部分中東歐國家官員和企業皆積極參與上述兩個國家級機制平台的活動。

  四、歐洲對華政策暗含結構性隱憂

  儘管2023年歐盟及一些歐洲國家主動恢復和發展對華關係,但中歐關係中一些長期存在的矛盾因素,成為中歐關係中的長期隱憂。

  首先,“經濟與科技競爭”政策下的“去風險”。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去年4月訪華前再次重申了實施對華“去風險”政策,以代替“脫鈎”政策;7月德國發布的該國首份“對華戰略文件”也將對華“去風險”與“脫鈎”相區別。德國總理朔爾茨強調他“反對(對華)脫鈎”,並表示“去風險化不是去中國化”,等等。然而歐洲所謂的“去風險”含義模糊不清,歐洲各界均沒有充分確定需與中國“去風險”的具體範圍或領域,也沒有達成內部共識。

  從2023年實際情況來看,歐洲對華“去風險”範圍實際上超越了經貿領域。除呼籲歐洲企業在關鍵原材料和投資市場等方面降低對華“依賴”,從法律角度推動“供應鏈法(草案)”“反脅迫工具法”等制訂外,歐盟和部分成員國還在高科技和高等教育合作及人員交流方面對華施限。因此,“去風險”政策不僅已嵌入中歐經貿領域,更延伸到了非經貿領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