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腐朽的清政府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為了不當亡國奴,當時的台灣首富板橋林家林維源、林爾嘉父子,不為日本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威脅利誘,拒絕加入日本籍,毅然帶領家人回到祖地福建龍溪。從此,台灣成為回不去的故鄉。為慰思鄉之情,林爾嘉在廈門鼓浪嶼建造有眾多“林家莊園”元素的“菽莊花園”。他辦實業、修鐵路、興學校,支持祖國建設,捐巨款協助當時的清政府購置軍艦,1937年後避居上海。在那個國破山河碎的年代,盼望著的就是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終於,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光復了,國際飯店21樓記錄了一位盼了五十年的老人的歡欣、興奮和愉樂,記錄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時代。
現在,台灣又到了一個新時代的關口,是加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共享民族復興的榮光,還是走與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背道而馳的“台獨”之路?前者是一條充滿陽光、繁花錦簇的繁榮大道,而後者是一條通往懸崖的腥風血雨之道。
講到林爾嘉,我們也一定會想到嚴倬雲女士,她是林爾嘉的外孫女,也是嚴復的孫女。1993年4月27日,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夫婦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嚴倬雲夫婦,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實現了第一次“汪辜會談”。1998年10月14日,汪道涵先生與辜振甫、嚴倬雲夫婦在上海和平飯店再次相會。畢業於上海南洋模範中學、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嚴倬雲一直在為兩岸的光明未來而奔走。
兩岸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只是,台灣人民要思考的是,當這個偉大的歷史來到的時候,它的歷史場景是如黃河路一樣繁花似錦,還是讓人不忍卒讀?
希望台灣人民一定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兩岸人民共享燦爛的繁花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