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在圖書館享受閱讀而不只是“打卡”
http://www.CRNTT.com   2024-01-10 11:20:49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元旦假期剛過,京滬兩地發出了兩則相似的文化新聞:據媒體報導,於2023年年底正式開館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元旦節假日3天迎來讀者超8萬人次,自助辦證機前排起了長隊,少兒活動豐富多樣;上海的徐家匯書院開館一年,共計接待196萬中外讀者遊客,單日人流量超過1.7萬人次,成為年度現象級城市圖書館。

  隨意在社交平台上檢索,可以發現徐家匯書院和剛剛開館一周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已被眾多網友冠以“文化地標”的美譽,兩座圖書館的建築設計頗具現代感、藝術性。北京城市圖書館建築設計以“森林雨棚”為意象,走進圖書館仿佛置身森林之中;徐家匯書院中庭高高的穹頂下,擺放著一張超長的“海上書桌”,書院的設計者剛剛獲得202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近些年,許多走紅的圖書館和書店都憑借現代化的建築設計、充滿創意的文化空間和豐富多樣的活動吸引了大量讀者和遊客。硬件的提升為讀者提供了舒適的閱讀和學習環境,還成為人們社交和休閑的場所。這是重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關注讀者和消費者需求的重要進步。

  近年來,城市新建圖書館、書店都很容易引發民眾追捧,這得益於人們對過往文化空間建設的總結思考:既要先把遊客吸引過來,讓遊客變成讀者;又要清醒地認識到,書店的功能終究是閱讀和購書,而不只是“打卡”。有學者提出,當人們在觀賞電視熒幕裡的繪畫時,“是繪畫在走向觀賞者,而不是觀賞者走向繪畫”。其實,“打卡”背後的“圖像文化”指向一種文化消費行為,而閱讀的目的則是文化獲取。如今,在媒體報導和網友討論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沉浸在書海中。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是從自我出發走向世界,在優美舒適的建築空間,與書籍產生更多、更深入的連接。新近開設的一些圖書館、書店的進步之處,正是越發注重讀者的閱讀體驗,以閱讀為中心打造閱讀空間。

  潮流總會過時,沉澱下來的才是經典。人們會删除在網紅書店打卡的照片,卻不會忘記京師圖書館建設的歷史與掌故;人們會忘記社交平台上的點贊評論,卻不會忘記正是在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的支持下,喬伊斯的世界名著《尤利西斯》才得以出版問世,而這一出版事件被永久地寫入了文學史。走進圖書館和書店,沉下心來,感受現代建築帶來的美好舒適的空間體驗;靜下心來,享受閱讀帶來的無限滋養。在“打卡”之外,有更多樂趣和收穫等待著讀者們。

  (來源:光明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