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代年輕人“反向消費”的典型表現
http://www.CRNTT.com   2024-01-09 08:12:19


 
  典型表現之三:“反向消費”的青年群體目的明確,不再囤貨,更注重商品的功能價值。

  隨著電商消費節大促的不斷發展,年輕消費者漸漸習慣在“618”“雙十一”等購物狂歡節時囤積商品以享受大額優惠,可以省出一大筆開銷。事實上,許多囤積的商品總是沒能順利消耗就過期了。這些囤貨在擠占人們生活空間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反向消費”下的年輕人則果斷拒絕盲目囤貨。他們會根據商品的用途進行理性分類,再依據分類結果理性購買。他們觀察到平台促銷優惠規則設計複雜、購物節及促銷活動頻繁且時間跨度大等問題,購物欲被逐漸稀釋;更關心自身消費權益的保障與購買物的合理使用,衝動囤貨行為減少。消費者選擇把可支配收入最大化利用,更偏向選擇購買“我真正需要的”而非可能由外界因素誘導產生的“我想要的”,更偏向於購買保值、長期使用、耐用的商品。他們拒絕頻繁購買,因為頻繁購買是對資源的浪費。他們在選擇使用或者保留商品時往往十分謹慎,通常會做深思熟慮的選擇,強調消費“少而精”。“反向消費”下的青年群體會根據自己內心最真實的需求進行消費搜集,或者出於自我效能的感知、自我發展的需要與風險厭惡的心理,根據自己的能力,平衡長期規劃與短期欲望,他們的消費更簡單、直接,目的也更明確。

  典型表現之四:“反向消費”的青年群體對國貨的興趣日益濃厚。

  “反向消費”熱潮下,許多人有意識地改變了之前的購物模式。他們擁有辯證思維,看待信息不會再盲從“潮流”。青年群體不再一味地追求西方品牌,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國內生產的帶有文化符號的優質商品,國貨成為安全可靠創新的代名詞。尤其是在資源耗竭與環境威脅的影響下,當代年輕人更是選擇“支持國貨”,支持國內更具性價比的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以期待同品牌共同成長。“反向消費”下的青年們具有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對國貨的認可度極高,他們對國內企業產生更強的同理心與品牌忠誠度,他們也會為國貨的成長感到自豪與欣喜。隨著民族自信心日益增強,中國年輕消費者對國貨品牌的自信也隨之增強,對國貨的興趣也日趨濃厚。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孫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