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讓1.5萬噸高鐵大橋“輕盈”轉體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1:56:44


 
  在項目中成長,邊學邊幹

  青年工程師突擊隊的技術也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95後楊傑不是技術人員出身,大橋轉體涉及許多力的計算問題讓他犯了難——預應力怎麼計算?建設方案如何編寫?工程軟件如何應用?……面對這些專業的問題,楊傑在日記裡寫道:“當這一個個問題擺在我的面前,心中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沉下心,我可以!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必須計算出最合適精準的數值後再實踐,身邊的領導、同事都是我的老師。”

  楊傑常被突擊隊的成員們稱呼為“拼命三郎”,晚上學到12點對他來說是常事,根據一系列複雜的測算公式和方法,計算好力的數值後,第二天他再把數值應用到實地建設中,邊學邊幹。“我不斷總結,完善了橋梁工程需要建立的平面坐標體系、高程體系、時間體系,在時空關係上對橋梁建設工作作出了詳細的理論總結。我發現,這些體系的建立不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還有助於提高整體工程管理水平。”項目報告裡,他的成長脈絡有跡可循。

  年輕一代的工程師不僅是知識的繼承者,更是創新的推動者。

  在過去的施工中,預應力管道的封裝一直是一項棘手的任務。傳統的方法,如用膠帶纏繞,不僅工人難以操作,而且容易受水泥漿侵蝕,導致管道堵塞帶來隱患。然而,這個問題並沒有讓青年工程師突擊隊望而卻步,楊傑率領技術人員查閱大量資料,進行反復實驗,終於有了一次突破性的創新——他們採用了熱縮套管進行密封銜接,不僅提高了封裝質量,而且克服了膠帶怕水、易受污染的弊端,為管道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當我看見熱縮套管取代了常規的膠布纏繞在預應力管道上,也許這對於整個工程來說只是小小的改變,但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實實在在的付出,意味著數不盡的白天黑夜和翻不完的文獻資料。對工作的熱愛,讓我們堅持下來,也正是這一個個小小的成就感,賦予了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楊傑還記得聽孫鵬飛解讀項目文化時說過,“謀發展”不僅指開發到新的項目,更是指項目管理水平獲得整體提升,通過項目培養人才、鍛煉人才,才是真發展。“邊學邊幹,以學促幹,日有所進,與有榮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