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數智化”推進超大特大城市敏捷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3-12-07 07:43:35


 
  其次,“數智化”建設可以在超大特大城市治理中的某些環節進行試點。一方面是在政務服務、環境監控和公共安全等關鍵的城市管理領域優先開展試點,充分瞭解數字化助推城市管理的內在機制與理論邏輯;另一方面,要推動政府、企業、公眾的互聯互通,形成開放協作的城市治理生態。

  最後,“數字化”是推動超大特大城市向智能社會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從“數字化”到“數智化”的轉變不僅能提高城市運行的效率,還能滿足居民的差異化價值。智慧政府的建設,能通過收集和分析海量數據,為公眾提供更加個性化和更精準的服務,在增加居民滿意度的同時提高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

  “人工智能+政務服務”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數字化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

  在政府管理和城市管理活動當中,信息收集和數據分析是科學決策的重要支撐,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循證檢驗和數據驅動的管理時代。一方面,人工智能有助於驅動政府管理模式創新。在超大特大城市中,政府管理日益依賴海量數據的高效處理與分析。隨著非結構化數據量的急劇增長,傳統的數據分析工具已無法滿足迅速和準確處理這些數據的需求。此時,數字政府建設需要轉向更先進的數據處理方法,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人工智能輔助技術,更高效地從海量和複雜的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人工智能引入超大特大城市的敏捷治理,不僅提高了政府決策的效率和精度,也增強了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另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響應速度。以廈門市12345建設為例,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接線員可以更快地對市民熱線中大量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準確歸類,讓政府能夠快速識別市民的需求和問題並作出相應響應。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有助於降低人力成本和錯誤率:傳統的公眾需求的識別與轉化高度依賴接線員的對話質量,衹有通過接線員或話務員手動將信息分類錄入,才能進一步調動相關部門處理問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借助自動語音識別和文本分析,極大地提高了政務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數字中國的建設取得進展,離不開基礎設施、數據要素、數字經濟、政務智能化等多個領域形成的整體效應。未來依然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用敏捷治理理念賦能超大特大城市的現代化治理。一是要加快自主可控數字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屬於中國本土化運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與市場,在數據安全與數字發展中實現動態平衡。二是要繼續完善數字治理體系和標準建設,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生態。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和應用驅動,加快數字化成果向社會經濟各領域匯聚。四是要加強開放合作,與全球數字化進程對接互聯。衹有持之以恒地發揚敏捷治理的新理念、新做法,才能挖掘超大特大城市發展的內在魄力,激發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參與動力,讓創新要素迸發出創造力和活力;才能引領超大特大城市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先鋒方陣,在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守正創新。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於文軒(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院長,中國人才學會理事)、吳泳釗(博士研究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