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青春在舞台綻放
http://www.CRNTT.com   2023-11-29 13:12:15


 
  節目豐富 傳承創新

  本次展演節目豐富,各場演出既有經典作品的演繹,又有現實題材的拓展,傳統與現代交匯,既展現了青年藝術人才堅持守正創新的豐碩成果,承繼前輩、勇攀高峰的藝術追求和扎實的藝術功底,又生動體現了各藝術門類蓬勃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戲曲生、旦藝術展演舞台上,不僅有京劇《四郎探母·坐宮》、昆劇《牡丹亭·拾畫叫畫》《玉簪記·偷詩》、越劇《珍珠塔·驚塔》、揚劇《挑滑車》、粵劇《呂布試馬》等具有代表性的生行、旦行經典折子戲亮相,也有河南曲劇《魯鎮·天問》這樣的原創現代戲為演出增姿添彩,展現出中國戲曲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意趣豐富的藝術面貌。

  13位青年弦樂人才攜手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演繹何占豪、陳鋼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二、第三樂章,帕格尼尼《中提琴大奏鳴曲》,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104號》第一樂章等中外經典作品,是弦樂藝術領域人才培養和發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此次曲藝展演共有3場演出,15個曲種輪番亮相。快板《武鬆打虎》、天津時調《軍民魚水情》、彈詞開篇《西廂記·鶯鶯操琴》等經久不衰的曲目,讓觀眾飽覽曲藝藝術精華;相聲《超級英雄》、湖北小曲《“橋”見中國》、四川清音《兩匹馬》等現實題材作品,將老百姓的身邊故事向觀眾娓娓道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舞蹈創編的重要源泉。展演中,舞蹈《龜茲·觀香》再現“大漠歌,龜茲舞”的古韵盛景;在《北魏飛天壁畫印象》中,舞者化身“飛天羽人”,講述古老傳奇的中國絲路故事;象徵民族團結的舞蹈集錦《石榴花開》,以苗族、哈尼族、蒙古族、朝鮮族等風格各異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詮釋中國舞蹈文化的多樣性。

  22名青年雜技演員同台競技,帶來12個形式多樣的節目。雜技《俏花旦·集體空竹》是京劇與抖空竹的巧妙結合,節目歷經十幾年發展經久不衰;雜技《龍躍神州——中幡》融入京劇、古典舞、武術等元素,展現“文活武演”雜技藝術新表達;雜技《逐夢空天——男女集體爬杆》借助爬杆技巧,展現宇航員在太空艙裡的工作場景,致敬中國航天人。

  “這些節目無論是題材內容、結構編排,還是舞台呈現、藝術手法,都呈現出當前戲劇、音樂、曲藝、舞蹈、雜技各領域創新創作的較高水平。”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要負責人說。

  搭建平台 識才用才

  “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展演”於2022年7月至11月首次舉辦,取得良好社會反響。今年的展演活動在6月正式啟動,通過近半年的層層選拔、名師傳藝和打磨提升,最終90餘位青年藝術人才脫穎而出。

  39歲的中央歌劇院首席常任指揮袁丁,是2022年“藝苑擷英”推選出的青年指揮家。這次,他作為音樂會的指揮,與青年弦樂人才同台獻藝。“非常開心再次參加‘藝苑擷英’展演活動,平時大家身處天南海北、在各自的工作崗位耕耘,這次大家有機會一起切磋,互相觀摩、學習,取長補短。我很感謝‘藝苑擷英’這個平台。”袁丁說,藝術沒有頂峰,自己將不斷精進技藝,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

  “‘藝苑擷英’給我提供了向其他劇種和優秀演員學習的機會,也是一個展示多年所學的平台。”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竇曉璇說,青年戲曲人不但要繼承傳統,還要結合時代審美創新,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瞭解戲曲。

  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常宏基,這次帶來現代舞《停留片刻》。他也是“爆款”舞劇《咏春》中葉問的飾演者。舞劇《咏春》已經巡演超百場,並在赴新加坡的演出中收穫熱烈反響。“正如舞台上很多舞者傳達出的一身正氣和民族精神,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讓更多年輕舞者看到,要一步一個腳印,用舞蹈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常宏基說。

  據悉,“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展演”旨在通過層層選拔、跟蹤培養、集中展示、重點推介,為優秀青年藝術人才脫穎而出搭建高規格、專業化、機制性的展示平台,營造文藝界“大練兵、大比武”的氛圍,引導青年文藝工作者守正道、出精品,支持青年藝術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形成文藝界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人才成長環境和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通過兩年來的展演組織工作,我們深深感受到為青年文藝人才搭建展示舞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要負責人說,“藝苑擷英”展演活動將形成機制並長期做下去,扶持和推動青年藝術人才用作品說話,靠實力走到舞台中央,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為新時代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添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