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用新時代楓橋經驗為鄉村治理賦能
http://www.CRNTT.com   2023-11-21 17:02:25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網評:用新時代楓橋經驗為鄉村治理賦能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魏瓊 張樂樂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入選單位代表,勉勵他們再接再厲,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鄉村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用新時代“楓橋經驗”實現鄉村善治。

  堅持黨建引領,注入鄉村治理新動能。堅持以基層黨建為引領是推進鄉村治理的關鍵。“楓橋經驗”之所以永葆活力,就在於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使黨組織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領頭雁”。通過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鄉村治理基本格局,把黨建引領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實現問題聯治、風險聯控、平安聯創。通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引領鄉村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的各項工作,探索建立黨建引領村級議事協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通過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培訓、監督指導,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思想道德水平,積極參與鄉村治理的各項工作,帶領鄉村群眾共同發展。

  堅持數字支撐,推動鄉村治理時代化轉型。數字支撐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個鮮明特色。進入信息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數字技術與基層社會治理進行深度融合,有利於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一是持續下沉鄉村數字政務服務。推進數字技術與鄉村政務服務結合,打造數字鄉村公共服務平台,探索完善教育、養老、醫療等群眾關心重點領域的公共服務。二是大力發展鄉村數字產業。以數字技術為牽引,讓土地在線、農作物在線,利用數字設備進行數據分析,充分釋放技術活力。通過搭建數字農業平台,聘請專家在線指導農業科學種植,提升農民群體數字素養與技能,更好使用“數字農具”。通過發展直播帶貨,舉行農產品線上展覽,實現市場化電商銷售農產品,助力實現共同富裕。三是繁榮鄉村數字文化資源。通過以更大力度建設覆蓋鄉村網絡基礎設施,完善基層公共數字文化設施、智慧圖書館、廣播電視村村通、鄉村電影放映、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智慧一體機工程。四是強化數字鄉村文化產品供給。通過網絡短視頻、遊戲、數字繪畫等數字技術手段生產和傳播鄉村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與數字媒體傳播的相互交融。

  堅持群眾路線,挖掘群眾中蘊藏的治理智慧。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就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和發揚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始終將群眾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通過廣泛調查研究和深入瞭解認識群眾的真實需求,關注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真正做到察民情、集民智、聚民心。首先,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及早發現和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止問題的滋生和惡化,有效預防和化解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其次,堅持法治思維,堅持創新糾紛調解法治化,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在實體、程序、時效上充分體現依法保護人民權益的要求。再次,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推廣情理處理、舉例處理、扶正處理、間接處理、果斷處理等化解矛盾糾紛工作機制,準確把握群眾急難愁盼核心問題,實現矛盾及時就地化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