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3-11-19 09:34:23


   
  現代化的綠色發展之路
  
  文章稱,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近代以來,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大都經歷了對自然資源肆意掠奪和生態環境惡性破壞的階段,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往往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嚴重問題。中國人均能源資源禀賦嚴重不足,加快發展面臨更多的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這決定了中國不可能走西方現代化的老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同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內容更加廣泛,人們期盼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推動綠色發展,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二是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三是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四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現代化的開放發展之路
  
  文章強調,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衹有開放的中國,才會成為現代化的中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在此背景下推動現代化建設,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把發展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路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需依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要把優質存量外資留下來,還要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相應的措施包括:擴大市場准入,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促進公平競爭,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招投標、標準制定,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二是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打破技術封鎖,進行開放式創新是一個可靠路徑。要著力引進創新資源,尤其是創新人才,在處於國際前沿並引領產業創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對此,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尤為重要,要對標高標準國際貿易和投資通行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三是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現在,中國參與國際循環的競爭優勢有所變化,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形成人才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四是在開放中統籌發展和安全。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
  
  現代化的共享發展之路
  
  文章認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不是在實現現代化後再去推動共同富裕,而是要同步推進現代化建設與共同富裕。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現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新征程上還需進一步解決相對貧困問題。
  
  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其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要有充分估計。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同步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推動共享發展,既需推進包容性發展,又需持續深化改革。
  
  在推進包容性發展方面,針對城鄉、區域差距,要採取有效措施,尤其要關注農村地區和後發地區的發展;針對行業間收入差距,需基於市場對各個行業的客觀評價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針對人力資本水平差異造成的收入差距,需加強教育培訓以提升人力資本水平。
  
  在持續深化改革方面,要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一是發揮好初次分配的基礎性作用,構建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二是發揮好再分配的調節作用,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其在城鄉、區域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三是完善第三次分配機制,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