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向海圖強,為改革發展注入“藍色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23-11-13 09:17:12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政策舉措

  以全域化開發為引領,做大做強海洋特色優勢產業。統籌規劃海洋牧場科學化、差異化發展,根據沿海14個城市的海域資源條件,科學規劃海洋牧場的選址與建設,統籌管理海上自由航道,優先保障海洋牧場及其岸基配套設施建設所需港口岸線資源和海域使用權。推進海洋旅遊資源立體化開發工程,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為依托,以沿海經濟帶為主戰場,推進世界級海洋旅遊度假黃金產業帶的規劃建設,推動海洋旅遊試驗區、示範區率先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科學合法用海、空間治理體系等方面形成示範效應。

  “一鏈一策”精準強鏈補鏈,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世界級海上風電全產業鏈基地帶動海洋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建設,實施海上風電裝備製造強鏈行動和“鏈主”企業本土化行動,推動深遠海示範化開發。打造世界級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實施深遠海高端海工裝備補鏈工程。打造國內領先的海洋生物產業集群,支持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和研發中心、深圳建設全球海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策源地、珠海打造海洋生物醫藥資源新型配置中心。

  以融合化發展為突破,培育科技引領型海洋產業新業態。推進“智慧海洋”工程,推動智慧綠色港航、智慧海洋漁業、智慧生態保護、海洋數字文旅等“智慧海洋”產業躍增發展。培育海洋產業融合類新業態,探索“海洋牧場+海上風電+海洋旅遊”“生態旅遊+生態修復+海洋牧場+休閑漁業”“海上風電+生態修復+海上牧場+海洋新能源科研”等融合類新業態和新模式。聚焦紅樹林培育藍碳服務和藍碳交易新業態,發展以紅樹林為核心的濱海濕地生態修復產業和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產業,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藍碳交易市場。

  以“百千萬工程”為載體,推動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協同聯動。支持沿海縣創建省級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推進建設育種、標粗、養成、加工、交易等專業鎮、特色鎮,引導內陸縣“融灣入海”參與現代化海洋牧場全產業鏈建設。以“飛地”“飛海”模式促進珠三角與粵東粵西兩翼海洋經濟聯動發展,依托廣東45個沿海縣(市、區)禀賦獨特的海洋資源,探索科研、孵化前台在大灣區,生產、轉化後台在粵東粵西兩翼的“飛地”“飛海”試點,以及共建海洋產業園區等合作模式。

  以人才引育和藍色金融為重點,強化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要素支撐。探索建立產教融合鏈式人才培育體系,推廣“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實施海洋領域工匠培育工程,構建涉海類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完善藍色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設立省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基金,開發針對海洋產業集群核心企業及涉海中小企業的抵質押貸款金融產品,加快培育重點海洋產業的地方性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向曉梅(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胡曉珍(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