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不久前召開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會議指出,推動東北振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強發展新動能。
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產業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新技術和應用不斷湧現,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活力,推動產業升級和變革,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企業能夠開發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同時,科技創新還將孕育出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發展開辟新的增長點。而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
目前,東北地區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技術老化、基礎工業薄弱、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產業組織老化、資源枯竭等問題,而新動能、新產業沒有發育起來,新增長點沒有系統形成,新舊動能轉換有些“青黃不接”。實現東北全面振興,迫切需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發展力度,在激活發展新動能的基礎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振興突破,為國家重大戰略發展提供支撐。
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占比較大,且普遍面臨發展困境,因此需要繼續深化國企體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管理和監督機制。大力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激發企業活力。對於國企而言,還要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機制,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利用網絡信息、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加快推動東北地區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並可通過建立數字化平台,整合內外部資源,提升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借助其技術和資源優勢,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更好地融入新經濟領域。
東北地區擁有眾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都有卓越表現,可充分利用東北高教科研資源優勢,將其全面整合優化,塑造為重要創新策源地、優勢創新人才會集地和科技創新成果集聚地,錨定各大產業的市場發展方向,聚集研發力量,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科技研發,建設科技創新平台,聚焦高新技術領域,加強合作協同攻關,努力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以東北產業為中心、高校科研為支柱,構建產學研一體化機制,加強產學研合作項目供給和落地,並建立成果轉化回饋科技研發制度,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將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需求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科研成果的市場化率,助力東北地區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同時,還應結合東北地區的資源禀賦和產業基礎,通過財政資金支持、稅收優惠、金融信貸支持等政策引導,激發企業投資和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積極性。通過建設產業園區、引導企業集聚發展等方式,促進產業集聚效應形成,利用數字技術優化產業供應鏈,提高市場效率。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合作與交流,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技術人才,提高東北地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人工智能、增材製造、機器人、量子信息、生物基因等未來產業布局,積極發展臨港臨空、冰雪經濟、休閑旅遊等特色產業,形成富有東北特色優勢的新質生產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盧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