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揮好分配的功能和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3-11-10 08:45:48


   
  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效率和公平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中國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有利於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極大地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生產力發展。為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初次分配如果完全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分配,會產生較大差距,與公平原則不符;初次分配如果過於平均,會導致效率低下,發展動力不足。為解決初次分配中存在的問題,必須發揮再分配的調節作用,更加注重公平。鼓勵勤勞致富、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範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把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之上。
  
  效率和公平相統一的收入分配秩序,能夠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共同創造美好生活。通過擴大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範圍,不僅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可以參與分配,土地、數據等生產要素也能夠參與分配,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共享發展成果。與此同時,我們黨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堅持初次分配促效率,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注重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體現社會公平正義。
  
  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中國分配制度不僅體現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體現了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加快發展生產力的現實要求。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使勞動活動和勞動成果的衡量始終處於動態過程中,有利於激勵勞動者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實現人力資本的積累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堅持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允許和鼓勵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對生產要素所有者的財產權進行保護,有利於營造“有恒產者有恒心”的社會環境,提高各產權主體投入社會生產的積極性,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秩序,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使要素所有者各得其所,又更好地發揮政府調節收入差距的指導性作用,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衹有生產力水平極大提高了,物質財富的“蛋糕”做得更大了,才能更好地進行分配,才能實現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因此,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隨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居民收入渠道逐漸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支出隨之擴大,消費需求更加多樣化,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生產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同時也促進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第三次分配是基於自願原則,在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因素、價值追求等綜合影響下,實現社會財富資源在社會各主體之間流動,進而通過對生產力發展、互助合作強化、精神文明提升等的沁潤作用,助力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第三次分配已經超越經濟價值,與道德情操相關,與人文價值的實現和心靈精神的需要相關,這種對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作用,正是其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獨特價值。
  
  第三次分配是初次分配、再分配的有益補充,同時也反映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第三次分配中不僅受贈方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加,而且捐助者的感情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也得到了滿足。贈人玫瑰則手有餘香,第三次分配不僅體現社會成員更高的精神追求,將奉獻與博愛的精神融入細節與過程,使人們在慈善和公益行為中獲得更大更持久的精神滿足,也將激發出全體人民更強烈的進取心和事業心,為更加幸福的未來不斷努力拼搏。
  
  最終目的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既要從“富裕”中體現效率,又要在“共同”中體現公平。初次分配是基礎,要健全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再分配是保障,要完善政府對收入分配進行調節的機制;第三次分配是補充,要建立社會自願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機制。這些機制相互協調、相互配套,依法依規運行,有利於推動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和有愛社會相銜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又對市場進行適度調節,以規則和制度促進共同富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為中國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方向。無論是從理論論證還是從現實要求上看,實現共同富裕,都要使每一個社會成員不但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生產,而且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分配和管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不僅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分配方式,也是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實現效率和公平相統一、保障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分配方式。
  
  繼續推進分配制度改革
  
  文章認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在此前提下,中國分配制度不斷完善,經過多年發展,人民收入水平持續提升,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也是區別於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顯著標誌。我們必須堅持共同富裕這個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既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又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完善初次分配制度。要健全勞動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機制,既要堅持勞有所得、得其應得,又要激發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與勞動聯繫緊密的生產要素所有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勞動者能真正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要健全技術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機制,貫徹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構建體現人力資本價值的薪酬制度,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完善技術成果評價、轉化與分配的市場化機制;要健全管理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機制,建立薪酬市場化評價和分配體系,建立根據經營績效、風險與責任掛鈎薪酬的制度;要積極關注數字經濟釋放的紅利,健全數據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機制。
  
  健全再分配制度。要強化稅收調節,完善直接稅制度,逐步由以間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向以直接稅為主的稅制結構過渡,發揮好稅收對高收入群體的調節功能;要完善與分配制度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合理調節不同分配主體的分配關係,注重應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完善社會保障標準的動態調整機制和社會救助體系,提高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的科學性、精準性和效率性;要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群的轉移支付力度,不斷縮小不同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提高欠發達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發揮好第三次分配作用。要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健全和完善慈善事業法規政策體系,弘揚慈善文化,借助網絡等新媒體促進人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幫扶;要加大對志願服務的支持力度,形成人人願意投身志願服務的社會新風尚;要以正確的激勵導向,推動全社會形成通過勤勞致富、艱苦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氛圍。
  
  此外,推進分配制度改革,還應注意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統籌城鄉就業政策體系,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新時代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發展和創新,充分體現了“實踐—理論—實踐”的螺旋式發展過程。中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國力、生產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些偉大成就正是現代意義上分配正義的現實體現。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為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必須始終堅持並不斷完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