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新型城鎮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3-10-21 00:06:29


   
  文章強調,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定不移、積極穩妥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一是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已累計實現1.3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實現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要堅持存量優先、循序漸進,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要繼續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動常住人口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同常住人口掛鈎、由常住地供給的機制,增強農業轉移人口的獲得感、歸屬感。
  
  二是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一方面,需順應人口與經濟發展變化趨勢,進一步提升發展優勢地區的綜合承載能力。要建設都市圈、打造城市群,建立健全多層次協調機制和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統籌推進產業集群、創新平台、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更好發揮城市群、都市圈整體協同效應,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另一方面,要重點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縣城“一大一小”兩頭,推動其他城市增強功能品質和發展活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統籌兼顧經濟、生活、生態、安全等多元需要,科學確定城市規模和開發強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有序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以及過度集中的公共服務資源。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因地制宜選擇一批條件好的縣城重點發展,更好發揮縣城連接城市、服務鄉村作用。
  
  三是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現代化水平。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牢牢把握城市生命體、有機體特徵,塑造城市綠色人文宜居環境,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樹立全周期管理理念,不斷提高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是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國即使基本實現城鎮化,仍將有4億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村。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任重道遠。要堅持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兩手抓,加快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鄉村覆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特別是要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制度;引導城市人才入鄉發展,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返鄉回鄉下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完善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加強資本下鄉引入、使用、退出的全過程監管,促進農業經營增效,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