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革與調控並舉 擴內需前景可期
http://www.CRNTT.com   2023-10-09 08:24:12


 
  面向國內大循環的宏觀調控改革

  文章提出,一方面,聚焦拉動國內需求,提速宏觀調控改革。在逆全球化趨勢顯現,外需逐漸走弱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更應注重國內大循環,著眼於拉動內需增長,推動國內經濟一體化。首先,用國內財政赤字逐步替代淨出口,用發行國債取代外匯占款,建立新型貨幣發行渠道。自1994年實行強制結售匯制度以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外匯占款都是中國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資金來源。當下,中國應通過中央政府赤字開支提供基礎貨幣,牢牢掌握貨幣主權。在此情形下,政府不僅可以直接為改善民生、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提供支持,從而促進最終消費;還能為加強自主創新、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注入資金,從而減少私人部門的投資風險,提高其投資收益,調動投資熱情。其次,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鼓勵國內高端產業發展、減少出口退稅補貼等方式,改變中國在國際分工中處於產業鏈中低端的現狀,逐步減少經常項目順差,實現貿易平衡甚至是略有逆差的對外貿易新局面。再次,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在國際貿易中積極採用本幣進行交易和計價,進而以對外增加本國信用貨幣供給的方式換取實際經濟資源,增加本國居民的淨收益。最後,推動形成國內大循環,實現國內經濟的一體化。雖然財政赤字在貨幣發行機制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中國這樣一個大體量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應著眼於挖掘國內市場的巨大潛力,實現企業利潤與勞動者收入循環累積、國內各地區協作分工、城鄉互為市場的國內經濟一體化。

  另一方面,財政政策要加大擴張力度,貨幣政策要壓降真實利率。短期來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扭轉需求不足的局面至關重要。財政政策方面,可從減稅降費等側重收入的政策,轉向消費補貼、政府投資等支出端政策。例如,在全國範圍內發放消費券可在有效拉動消費的同時解決生產過剩問題,還能避免因直接發放現金“徒增”居民儲蓄的被動局面。此外,政策性金融貸款應關注收益率較低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投資,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支持。貨幣政策方面,應通過壓降真實利率拉低中長期利率水平和風險溢價,進而借助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產估值等渠道推動信用擴張,由市場主體自身的力量改善現金流狀況,最終形成對消費和投資的有力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