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首個濱海濕地自然遺產擴“藍色朋友圈”
http://www.CRNTT.com   2023-09-29 16:41:05


 
  為了鳥兒遷徙更安全,尼古拉曾多次來鹽城考察交流。“她為推動鹽城黃海濕地成功申遺做出了傑出貢獻。”作為申遺的親歷者,鹽城市濕地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中心主任吳其江對申遺所經歷的種種困難印象深刻,尤其對這位老朋友的鼎力相助感激不已。

  2019年5月,距離世界遺產大會召開不足兩個月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卻給出一份“退回重報”的評估報告。關鍵時刻尼古拉站了出來,她在一周內發動國際候鳥和濕地保護領域的60多個國際組織及專家簽署聯名倡議,聲援鹽城申遺。

  “守護候鳥遷徙通道,也是守護地球的生命通道。”吳其江告訴記者,原本持反對立場的代表團,都牽頭髮起修正案聲援鹽城,這個星球上候鳥最多的“航線”被打通了——2019年7月5日,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大會主席一槌定音,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後申遺時代,為搭建濱海地區多利益相關方參與的國際交流合作平台,推動各國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中的創新理念和豐富實踐的交流互鑒,在國際研討會基礎上,全球濱海論壇會議這一新機制在鹽城萌發。

  更大的平台匯聚更強的濱海保護合力,鹽城“藍色朋友圈”迅速擴大。“2017年首屆黃(渤)海濕地國際研討會時,衹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120餘位嘉賓參會,如今已有近千人出席,之前根本不敢想。”吳其江說。

  濱海區域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禀賦,是經濟社會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然而,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全球濱海區域正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和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