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設東部中心 打造城市現代活力核
http://www.CRNTT.com   2023-09-25 19:23:23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據廣州日報報導,多中心是大城市、超大城市發展的普遍規律。中共廣州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強調:要著力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優化城市發展戰略空間格局,推動城市老中軸、新中軸、活力創新軸融合互動,實現老城區“歷史文化核”、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南沙“未來發展核”聯動發展。高水平規劃建設廣州東部中心,打造引領灣區、面向全球的高質量發展的“現代活力核”,對重塑優化廣州超大城市空間格局、支撐廣州繼續當好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火車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作用。

  東部從“樞紐”變“中心”,拓展廣州城市發展空間縱深

  一是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必然要求。邁向新征程,面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廣州作為一座具有文化基因、商貿基因、紅色基因、改革基因的超大城市,在城市“東進”戰略及建設東部“樞紐”的基礎上,打造由增城(488平方公里)和黃埔(280平方公里)兩區組團的東部中心“城市活力核”,拓展城市綜合承載力空間,建設產業與科技發展高地,壯大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構成與老城區“歷史文化核”、南沙新區“未來發展核”三極支撐、三足鼎立的超大城市發展新格局,有利於深化城市“東進”戰略,提升城市發展量級能級,推進廣州高質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二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寄望廣東要舉全省之力辦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簡稱“一點兩地”)。廣州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和省會城市,建設東部中心“城市活力核”,增強協同穗莞、聯動廣深的門戶樞紐功能,建設以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核心集聚地,有利於發揮東部中心的優勢,暢通珠江口兩岸交通和市場聯繫,促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黃金內灣”建設和廣深“雙城聯動”,促進大灣區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三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行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任務。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一線城市,建設東部中心“城市活力核”,增強樞紐集散、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支撐功能,更好輻射泛珠三角、連接長三角和京津冀、服務全國,更快聯通對接東盟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影響全球,有利於暢通廣州與全國生產、分配、消費、流通環節及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充分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建設全球資源配置樞紐,更好展現廣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作為。

  增強城市功能,展現廣州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風範

  城市以功能論輸贏,多中心以能級量級展現擔當。規劃建設的東部中心位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北段,地理區位優越,工業總產值約占全市40%、經濟影響大,多樞紐建設營運、輻射帶動強,儲備用地多、發展空間廣闊。未來東部中心要補齊樞紐功能較弱短板,加強經濟支撐優勢,強化創新不足弱項,建設樞紐、經濟、科創和消費中心,展現高質量發展的擔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