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一個中國科研團隊和一個非洲國家的十二年
http://www.CRNTT.com   2023-09-22 11:48:42


 
  2013年3月,在肯尼亞的久加地區,一位名叫蒂姆巴的農戶欣然接受了熊友才團隊的新技術。一段時間後,他家地裡的作物長得鬱鬱葱葱、果實粒大飽滿,與周圍作物的矮小幹癟形成鮮明對比。

  這簡直就是“活招牌”。

  “中國技術容易學、成本低,即便在乾旱年份,我的田地仍可獲得高產,我十分看好這項技術。”蒂姆巴希望,壟溝地膜覆蓋技術能被更多農戶用起來。

  為了最大程度推廣技術,熊友才團隊全員出動,在肯尼亞多個地區建立了田間農業學校,邀請相關單位的農技員、農業管理員、農戶代表前來參加培訓,並為他們編制了“綠寶書”——雙語技術手册,以規範旱作農業技術操作。

  好技術想走出深閨,單單憑借這“幾杆槍”帶著農民幹,是遠遠不夠的。既然隊伍力量不夠大,那就壯大隊伍!

  熊友才與肯尼亞農業大學聯合,讓教授帶著學生到試驗示範田參觀學習,給他們講解旱地農業技術要點,讓學生們“沉浸式”體驗壟溝地膜覆蓋技術的優勢,自覺加入到宣傳隊伍。

  熊友才團隊還聯合肯尼亞農技部門,培養出一批旱作農業技術指導人員。有了當地“土專家”和“田秀才”的加盟,壟溝地膜覆蓋技術在肯尼亞的名號更響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熊友才團隊在肯尼亞全境成立了8個技術示範點,示範面積達到3000畝。儘管推廣力度還不算大,但是已有5%—10%的肯尼亞農戶瞭解並開始運用這項技術。

  “這對肯尼亞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農業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相信我們能抓住這個機會,將實用的旱地農業技術留下來。”肯尼亞國家農業研究實驗室中心主任帕特裡克·吉切魯博士對壟溝地膜覆蓋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