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山東將職業教育王牌打得更響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1:19:42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山東的上述措施,在鞏固職教大省地位的同時,也打造出職業教育發展新生態,推動山東職教改革走入“深水區”。

  讓企業與職校“雙向奔赴”

  “我們與行業領軍企業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萬華產業學院,每年招生300人,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萬華化學集團就業,第一年平均年薪即達到14萬元。”煙台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新姿說。服務產業鏈,他的經驗是與行業領軍企業打造“命運共同體”,實現多贏。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重汽)黨委副書記台學成對於如何實現多贏也深有感觸。“我們打開‘訂單班’人才培養‘水龍頭’,建立技能人才‘蓄水池’。我們與4家優質職業院校通過技能人才‘訂單班’、現場工程師等項目,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係,實現企業‘需求端’與校方‘供給端’精準高效對接。”台學成坦言,經過培養的學生,畢業即入職,上崗即勝任,成為中國重汽優質穩定的技能型人才來源。

  職業教育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與職業院校之間形成“雙向奔赴”。“山東京博控股集團主動將企業生產場景及資源向職業院校開放,將重點推進省級精細化工實訓基地向國家級基地升級,開展現代農業生態公共實訓基地等建設,提升基地服務支撐能力。”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產教融合政策研用室主任相愛新說。

  山東職業教育不僅在省內發力,還在擴大開放上下功夫。濟南職業學院持續推進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本土化,打造了AHK-濟南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項目。此外,山東組織47所職業院校與11家央企“組團出海”,建設15所海外職業技術學院,設立57個辦學點,建設“中文+職業技能”國際推廣基地,培訓海外員工,服務企業在海外拓展業務。

  近年來,山東省提出將圍繞“十強”產業組建一批產教融合共同體,明確每個共同體的參與院校、企業、培養方向以及主攻領域。此外,山東還將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學生的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提供支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