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釋放民營企業創新動能
http://www.CRNTT.com   2023-09-12 07:55:24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鼓勵民營企業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行業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按規定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達到308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4%,企業研發投入保持兩位數增長,一大批創新企業脫穎而出。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要進一步增強財稅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力度,推動科技金融優化供給,持續以資金“活水”增添民營企業創新活力。

  支持民營企業創新,需要讓資金要素加速向企業集聚。上半年,全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超過30萬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戶數和金額分別占全部研發企業的65.4%、83%;截至6月末,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5%;科創板上市企業542家,超過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相關政策舉措的落實落細,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力度、深度、精度不斷提升。

  為民營企業創新提供資金要素保障,需要凝聚政策合力。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科技、產業與財稅、金融等領域要強化政策協同、資源對接、信息共享,加強政銀企對接,更好釋放“企業創新積分制”等政策效能,暢通金融機構與創新型企業高效對接的橋梁紐帶。同時,金融領域持續提升服務科技創新的強度和水平,推動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健全銀行、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為不同成長階段的創新型企業提供差異化、全方位融資服務,形成科技、產業、金融相互促進、緊密結合、良性循環的格局。

  從實際需求看,還要更加緊密圍繞企業所盼和科技創新重點環節,加大支持力度。針對成果轉化等創新環節中的風險投資介入不足情況,加強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入到關鍵技術領域和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圍繞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持續健全更相適應、業務更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系,推出更匹配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完善融資擔保業務模式,鼓勵引導保險行業創新科技研發等環節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原創成果競相湧現。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有能力、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可以在加強自主創新和基礎研究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既需要各級財政優化支出結構,落實好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的稅惠政策,也需要更好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對金融機構而言,可主動尋找合適切入點,創新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好支持民營企業發力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屈信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