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精準支持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3-09-06 15:07:09


 
  科技助力破解融資難題

  隨著疫情平穩轉段,小微企業、製造業等實體領域融資出現積極好轉。多家銀行半年報顯示,商業銀行在積極拓寬金融科技手段,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調整服務政策,提升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性。

  為更好地服務供應鏈全鏈條企業,大型銀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既能夠為企業量身定制搭建企業端供應鏈管理平台,又能與企業自建平台實現直聯,提升企業供應鏈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比如,商業銀行以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為切入點,為其上下游鏈條中的小微企業提供基於應收賬款作為質押的低成本融資,能輕鬆化解整個供應鏈條乃至產業鏈條“融資難”“融資貴”的困擾,是激發中小微企業生產活力,促進實體經濟融資回歸正軌的有力抓手。

  廈門是全國首批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城市。建設銀行廈門市分行積極推進金融服務轉變,全面提升小微企業供應鏈、產業鏈金融服務質效。“‘e點通’業務真的很好用,交貨驗收後,一鍵就能申請融資,全流程在線操作,而且價格優惠,令我們平台上游中小企業頭疼的應收賬款賬期和回收問題迎刃而解。”廈門建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壹建融平台負責人洪曉海表示。據悉,壹建融供應鏈服務平台,是建行供應鏈服務平台與企業自建平台,通過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實現真正的全流程線上化。在提供融資服務的同時,建行還為用戶提供交易撮合、顧問咨詢等融智服務,形成“融資”+“融智”的服務大格局,為小微企業賦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把金融支持小微和民營企業發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鄒瀾表示,推廣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今年1月至6月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2.8萬筆、8636億元。積極發揮供應鏈票據平台功能,今年1月至6月支持企業貼現融資128億元。

  農業銀行副行長林立表示,在解決“融資貴”的同時,農行注重推動“融資難”問題有效解決。推出了“無還本續貸”業務,為個體工商戶等普惠群體精簡資金周轉手續。此外,“遠程視頻面談面簽”“一鍵續貸”“自助要素變更”等金融科技功能的推廣,便利了客戶申貸辦貸。

  “以前商業銀行是爭搶大客戶,占市場90%以上的中小微企業金融資源獲得感不強。在傳統經營模式下,服務小微企業成本高、風險大。”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表示,依靠科技手段讓我們跨越了這個特別難的門檻。2017年以前我們每年中小微企業貸款規模約200億元至300億元,不良率是7%至8%。

  不良率保持較低比例,破局的關鍵是金融科技賦能。田國立表示,我們把普惠金融作為一個戰略,充分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改變傳統的抵押依賴。因為過去傳統信貸是把押品拿來抵押、銀行給批貸款,但是中小微企業哪兒有可抵押的資產?所以建行實現數據增信,改變線下人工作業的傳統模式,構建線上標準化的作業流程,真正建立起數字普惠新模式,成為市場上普惠金融供給總量較大的金融機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