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陸行之評華為新手機:中芯7奈米有重大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23-09-04 17:35:29


陸行之對華為新機提出看法。(照片:陸行之臉書)
  中評社台北9月4日電/華為新機“Mate 60 Pro”開放網路預購,引發全球關注,彭博資訊分析師認為,華為新機的5G晶片可能是由中芯國際代工。對此,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今日也在臉書以“華為/海思的回歸將如何擾動已經是紅海的全球手機鏈?”分享看法,他認為,“如果這些假設基礎事後證明差異不大,表示中芯梁總(梁孟松)在7nm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不可輕忽”。

  陸行之指出,麒麟9000S應該是用中芯國際N+2製造,N+1 應該是假7nm,比較接近8-9nm(跟台積電的5nm差距太大而不具競爭力),N+2是7nm(不是市場在傳的5nm) 但不是用 EUV,所以多重曝光要多來幾次。

  陸行之分析,因為產能不足,要出貨4,000萬台,應該要數個月的時間,假設die size 169mm2,良率80%,中芯需要準備144k N+2 產能才夠,如果6個月出貨完,每個月要24k產能,這個月產能明顯比先前預期來的高很多,如果這些假設基礎事後證明差異不大,表示中芯梁總在7nm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不可輕忽。

  陸行之指出,蘋果iphone比較不注重安兔兔跑分,且Android/鴻蒙手機都會去針對跑分去微調系統,所以比較iOS、Android、鴻蒙,手機的跑分比較有欠公允,但比起其他 Android 旗艦機動輒150~160萬的跑分,Mate 60的110萬(GPU 未適配是70萬分,假設 GPU 跑分42萬,總計約110萬)還是有差,但衛星電話功能就勝出了。

  陸行之強調,華為/海思的回歸應該不會就此而止,以後肯定陸續推新機,手機年銷量在5年內要回到1億台,應該不難,表示華為/海思將拿回全球近5~10%的份額,其他手機及晶片廠將減少5~10%的份額,大家平均分配損失,應該是旗艦機品牌影響較大。

  陸行之表示,手機事業占比100%/50%的公司,營收因華為/海思回歸在5年內慢慢掉個5~10%/2.5~5% (每年1~2%)也算合理,但全球手機市場2024~2026年要是能重啟成長加速價值提升,多少可以減少一些華為/海思回歸的影響。

  陸行之指出,美國商務部早把中芯放到實體清單,並規定14nm及以下設備不能賣到大陸,中芯怎麼還有這麼多先進製程產能呢?他認為,被放入實體清單的公司不是被禁止購買美國全部的先進設備(EUV scanner 被絕對禁止),而是購買這些先進製程設備要經過美國商務部申請,加上中國大陸很多新創半導體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些在短期就倒閉消失,連美國設備廠,美國商務部也很難判定這些被採購的設備是否被轉賣給中芯國際,中芯先進製程產能將持續擴大就不足為奇了。

  陸行之表示,根據他的數據資料,中芯的 Capital intensity 資本開支除以營收比率在過去一年是110%, 遠高於T同學(台積電)的50% 及 L/G同學的40%上下,產能擴充年增率肯定將明顯高於同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