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服貿會展示中國智慧與綠色建造理念
http://www.CRNTT.com   2023-09-04 16:14:38


  中評社北京9月4日電/據央視網報導,9月4日—9月6日是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公眾開放日。2023年各個展區亮點紛呈,一批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集體亮相,而“智慧”和“綠色”這兩個關鍵詞貫穿始終。

  總台央視記者 宋達:首鋼園區的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築服務專題展區是本屆服貿會的9大專題之一,在這個專區里聚集了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94家。“智能建造、綠色發展”的理念貫穿了這個展區,各種各樣的高精尖裝備,特別是各種機器人的展示目不暇接。凸顯了享譽世界的中國建造技術正在朝著智能化、綠色化、工業化的方向大步前進。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大國重器的亮相。比如,中國首台國產的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的模型首次亮相服貿會。這台盾構機有150米長、4300噸重,它在不久前成功完成了首個任務,北京城市副中心東六環入地改造項目,這是中國在建的最長的高速公路盾構隧道,成功把北京東六環的一段“藏”在了地下。

  “京華號”盾構機創造了當時世界大直徑盾構隧道施工速度的新紀錄,而且整條隧道無一滲漏點。這項工程的背後,是中國超大直徑盾構機在世界上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再到領跑的跨越。中國如今掌握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曾經超大直徑盾構機無論是產品還是售後服務被國外壟斷,被“卡住脖子”的現狀已經一去不復返。成績取得的背後,是一代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不斷攻堅克難的奮鬥故事。

  如今,世界一流的北斗已經全面賦能各行各業,產生了顯著效益。比如,首次亮相服貿會的中國自主研發的超高層和超長距離北斗高精度衛星定位接收機等6款新產品,它們成功破解了超高、超長、超大等建築中誤差控制的世界級難題。這些產品可以把600米高度建築的平面誤差控制在2毫米,可以讓高程測距精度達到十五萬分之一。野外複雜環境,包括沙漠戈壁等無網環境的測量與勘探也不再是難題。北斗還可以為橋梁施工和變形監測提供可視化視頻,通過全程數據跟蹤提升施工效率。

  除了國之重器,在這個展區還能看到各式各樣的“黑科技”。比如,超高層建築的功臣“空中造樓機”,各種智能建造機器人,5G智能生產線、無人測繪機等中國自主研發的智能建造技術和產品。

  除了“智慧”,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綠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技術、城市綜合能源體系沙盤、微生物固化回填技術都在本次服貿會上亮相。展台上,一座“未來理想城市單元”的沙盤模型,讓人一窺未來城市生活的模樣,也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一方面是如何對現有生態環境進行改造和提升,另一方面是怎樣對新片區開發和未來城市建設進行綠色轉型的探索,都成為服貿會上展示的內容,也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走低碳、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和行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