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警惕日本排核污水背後的“認知戰”
http://www.CRNTT.com   2023-08-28 18:22:36


 
  又有一些言論引用各種艱澀的科學名詞,指日本的排放計劃是經過深入、全面、科學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云云。這些艱深的科學理論,市民不懂,但一些常識還是知道的。日本這樣排放核污水入大海,做法是史無前例,沒有先例可循,既然沒有成功經驗,他們的安全底氣何在?而且其排放計劃的安全性是建基於大量假設,只要有任何一個假設不成立,整個計劃的安全性就成疑。試想這次排放量超過130萬立方米,相當於500個標準泳池,並將持續30年,誰能保證30年都不會發生問題?日本的安全性假設本身就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就是一些為日本辯護的專家,例如日本長崎大學核兵器廢絕研究中心副中心長鈴木達治郎亦稱,福島核污水排放“不一定會引致嚴重污染,或者必然會傷害民眾……『要是一切順利的話』”。當中就包括各種“一切順利”的前提和假設,可笑的是一些媒體卻照單全收。

  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日本的核污水將經過“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處理後,核污水仍會殘留放射性氚、碳-14、鍶-90、碘-129等放射性物質,排入大海必定影響整個海洋生態,對食物安全以至人體健康的風險仍然極高,這是一般的常識,不必大學者、大教授來證實。然而,香港有些人及媒體卻反過來宣傳什麼日本食材無問題,“智商有問題才會擔心”,甚至稱如果日本食材有問題,為什麼全球衹有少數國家和地區禁止。這些說法正暴露其政治底牌。

  以意識形態攻擊特區政府

  其實,全球反對日本政府所為的不在少數,在日本、韓國國內幾乎每日都有各種示威抗議,不少國家亦對日本的做法表達不滿和抗議,但有關聲音卻不見於西方主流媒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於有問題食材輸入一向把關極嚴,但對於這次嚴重風險卻不為意甚,這樣的“雙標”明顯是出於政治考慮,是為了令日本甘心成為美國打壓中國的“爛頭蟀”,是一種政治交易,代價是人民的福祉,西方的“噤聲”不但不能“洗白”日本,反而將其不堪、無恥暴露於人前。

  固然,市民是否食用日本食材是自身選擇,但同時對於一些歪理謬論卻必須駁斥,一些人鼓吹日本食材無害論,目的不是為了市民安全,而是借題發揮,攻擊特區政府,將保護市民健康抹黑成無理禁止日本食材入口,其潛台詞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沒有分別,都是借事件攻擊中央和特區政府,其目的都是為了政治目的,出於政治對抗。對於這些別有用心的言論,市民應看清其目的。香港治的基礎仍未穩固,一場大是大非的事件也出現這種混亂和謬論,鞏固香港治的根基仍是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