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美日軍事勾連加劇地區安全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3-08-26 08:59:04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充斥零和博弈思維,突出“新冷戰”色彩——美日軍事勾連加劇地區安全風險

  據媒體報導,在8月18日舉行的美日韓戴維營峰會期間,美日領導人就聯合研發用於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的新型導彈達成一致。這將是繼2017年完成“標準-3”BlockⅡA型反導攔截導彈的聯合研發後,美日第二次開展導彈研發合作。此舉是日本加速擴武的最新舉措,也是美日加強軍事勾連,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又一圖謀。

  在岸田政府去年底出台的“安保三文件”中,“防區外導彈防禦”和“綜合防空導彈防禦”能力,位居《國家防衛戰略》中七大能力建設的前兩位,其中重點提及的,就是要強化高超音速武器的應對能力。為此,岸田政府一方面提出要發展可以主動攻擊敵方導彈基地的“反擊能力”,追求形成可“先發制人”的威懾力;另一方面聲稱要加快提升對高超音速導彈的探測、追蹤和攔截能力。日本防衛省最初計劃通過改進陸上自衛隊03式地對空導彈和海上自衛隊“宙斯盾”艦載的“標準-6”導彈等,來應對高超音速武器的威脅。但由於這些攔截導彈均為末端攔截,成功概率較低,日本因而轉向尋求更遠距離實施攔截的能力。

  美日計劃研發的新型攔截導彈,謀求在高超音速導彈滑翔階段將其擊落,而這一高度是現有反導系統無法達到的。美國媒體今年3月曾披露,美日正在共同研發“滑翔階段攔截器”,可部署於“宙斯盾”驅逐艦上。有分析認為,美日研發高超音速導彈攔截系統,需要克服諸多技術挑戰,包括創新跟蹤、瞄准機制,能夠應對變軌飛行的快速響應機制,同時還需要具備鑒別真實導彈和誘餌的能力,這離不開先進的人工智能和傳感技術。

  美日此次聯合研發導彈,以“防禦”為名,但其真實意圖是“以守促攻”。日本在推動防衛政策鬆綁解禁的過程中,不斷渲染周邊安全環境帶來的威脅,煽動民眾危機意識,為大規模擴武計劃爭取支持。為發展“反擊能力”,日本著力發展可攻擊敵方導彈基地的遠程導彈打擊能力。為此,岸田政府已在2023財年防衛預算中,列支2113億日元用於採購400枚美制“戰斧”巡航導彈。日本防衛省還提出5萬億日元的預算方案,計劃在未來5年內同時研發10多種遠程導彈,其中包括高超音速導彈等,並將現役的自衛隊12式地對艦導彈的射程延長到1000千米以上,建立1000枚以上的遠程導彈武器庫。美國也計劃在2023至2027年間,撥款150億美元用於研發高超音速導彈。美日此次軍事勾連,企圖通過反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全面助推高超音速武器能力建設,重塑地區軍力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