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堅定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23-08-25 07:53:46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持續向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更加迫切,堅持“環境就是民生”的理念,聚焦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中國從解決環境突出問題入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治理,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加強海洋環境監管,實現水環境質量轉折性變化;2022年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了86.5%,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動污染治理向鄉鎮、農村延伸,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強大合力,進一步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環境法制建設、環境監管執法、環境風險管理更加有力,建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全面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生態補償制度,生態文明“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依靠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破解綠色發展難題,充分運用大數據、現代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環境問題發現機制,搭建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等創新平台,提升精準治污水平和效能。

  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文章認為,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始終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環境和氣候治理、深化對外合作交流,充分發揮發展中大國的引領作用。

  當今世界,人類命運與利益相互交織、緊密相連,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人類命運共同體立足於生態環境的開放性、共享性,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中國明確倡導“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同行,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主張加快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面對生態危機與環境挑戰,中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路徑,從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高度出發,堅持用系統論的工作方法解決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難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堅定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同世界各國開展環保交流合作,彰顯了環境治理的大國擔當。從思維、理念到經驗、制度,中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通過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設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將實施綠色發展行動納入中非“八大行動”、在發展中國家啟動低碳示範區等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共享中國生態紅利。中國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認真履行國際公約,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敦促發達國家承擔歷史性責任,兌現減排承諾,積極同各方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