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找到發展數字經濟的最佳平衡點
http://www.CRNTT.com   2023-08-16 08:19:14


 
  第二,數字經濟有助於縮小地區差異。

  我們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農村的農民只要用上移動支付,其收入和就業狀況很快就發生改變。數字技術把全國各地的人都連接起來,哪怕是身處小山溝的種植戶,也可以足不出戶掌握全國的需求動態。

  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專門做了一個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指數,把全國三千多個縣、幾百個地級市、三十幾個省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描繪出來。2011年時,沿海地區的數字普惠水平最高,但到2021年時,全國其他地區與沿海地區的差距明顯縮小。這十年間,數字普惠金融增速最快的是中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原先沒有金融服務,使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頻率和數量也比不上沿海發達地區。然而這些地區的金融服務從無到有,其意義不可估量。我認為它代表了未來中國地區經濟平衡發展的希望。

  大家都聽說過“胡煥庸線”。過去,95%以上的經濟都在線的東邊,現在情況有所好轉,但總體格局依舊沒有從根本上變。然而從數字普惠金融的角度來看,這條線的格局已經起變化,說明西部經濟完全有發展起來的可能。

  第三,數字經濟有利於推動創新發展。

  國內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數字經濟大而不強,主要原因是原創技術不夠多。去年10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兩位學者曾發表一篇報告,專門分析評估中國在前沿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前沿技術的知識產權專利數量在過去十年飛速增長,在大部分領域已經超過日本和歐洲,在一些領域甚至超過了美國。這說明我國的前沿技術創新一直在快速追趕。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的專利數量多,但質量不高。我認為這完全有可能,畢竟我國的人均GDP衹有13000美元左右。這兩位學者還研究了最優專利引用率。中國現在10%的專利引用率與日本、韓國處在同一個水平,距離美國還有較大差距。但是,中國技術的趕超態勢已經非常明顯。

  數字經濟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如何保持一個開放的經濟?特別是在一些國家要和我國脫鈎的時候,這就更加考驗智慧。

  數字經濟對全球都是新技術、新業態,對中國而言是非常難得的發展機會。中國再一次站到了產業創新的第一線,非常值得我們自豪。然而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持續保持這種態勢,一步步逼近最前沿,而不是逐漸偏離前沿。

  數據是數字經濟中的重要元素,其應用有助於提升效率,具備很多優勢。然而數據也需要風控,如果沒有一套好的規則,無法保護個人隱私和商業機密等有關數據,數字經濟的發展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在中國,需要找到一種平衡,既要適當地保護必要的、基本的權利,也要留下足夠的空間讓企業創新。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面向未來,在數字經濟方面,我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繼續跟著前沿往前跑,即使是面對很大的挑戰也要堅持。一定要讓企業和市場真正地發揮作用,同時推動監管和市場一起合作,共同找到最佳平衡點。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黃益平(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