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學者:讓愛國歷史教育走出課室
http://www.CRNTT.com   2023-08-14 18:50:34


  中評社香港8月1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香港擁有豐富的紅色史跡,但在保育工作方面仍是以民間為主體。有研究東縱歷史的專家及旅遊界人士均認為,這些都是珍貴的學習和旅遊資源,有關部門應切實研究如何用好這些資源,例如在學生學習相關歷史知識時,組織他們實地參觀,成為生動的課堂,加深印象,更有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現時中小學課本完全沒提及

  東江縱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原東江縱隊政委尹林平之女尹小平表示,早在1941年,港九大隊前身的廣東抗日游擊隊便派遣武裝入香港保家衛國,然而這段歷史大部分香港市民並不瞭解,甚至在中小學課本中完全沒有提及。她希望政府可以在教學中向中小學生介紹相關內容,讓他們更為全面的瞭解那段歷史。

  尹小平還指出,研究會去年9月推動設立沙頭角抗戰紀念館,並正在與政府推進沙頭角抗戰文物徑的建設。未來,研究會還將根據港九大隊在香港的足跡,積極研究在元朗、西貢、大嶼山等區設計以抗戰為主題的行山徑,並會重點向青少年推廣,希望他們可以瞭解革命先烈對香港的貢獻。

  善用科技令參觀者體會更深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認為,香港的紅色旅遊定義可以更廣泛,不僅可以介紹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發展歷程,也可納入孫中山史跡徑等景點,打造成為“愛國主義學習之旅”,讓遊客瞭解中華民族如何走上偉大復興的歷程。他還希望政府能促成教育界與旅遊界合作,讓愛國主義教育走出課室,成為寓學於游的旅遊線路,推動本港青少年及民間的愛國主義團體教育。

  他相信,走出課堂學習歷史,將令青少年的印象更為深刻。而博物館可以在軟件方面進一步優化,運用科技提升參觀趣味性及學習體驗,如用AI、VR等重塑當年情景,讓參觀者有更為深刻的體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