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陝西寶雞找准優勢轉型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16:15:49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陝西寶雞,渭河兩岸,高樓鱗次櫛比,公園綠樹成蔭。自然與城市,交融在眼前。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5月在聽取陝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著眼全國發展大局,立足陝西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明確主攻方向,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南屏秦嶺,西橫關隴,地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區,又是千里嘉陵江的源頭……工業重鎮寶雞,生態保護責任重大,產業轉型升級一度迫在眉睫。自身優勢在哪?主攻方向為何?近日,記者走進寶雞各區縣,瞭解這座城如何找准優勢、積極轉型,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瞄准——

  著眼實際,找優勢尋方向

  “現在山清水秀,環境好了。”在渭河生態體育公園散步的市民李先生說,“以前,渭河裡流著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水臭難聞,周邊環境都被污染了。”

  早年間,寶雞形成了完備的裝備製造等傳統工業體系。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和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為守護綠水青山藍天,寶雞主動求變。渭河沿岸,秦嶺化肥總廠各分廠相繼關停。秦嶺深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礦廠悉數關閉。

  不犧牲環境的前提下,如何找到新的增長點?

  “既要保護好秦嶺和水源地,又要搞好產業發展,這個任務很有挑戰性。”寶雞市發改委副主任李國軍說。一方面,是研究各區縣資源禀賦、產業優勢、歷史積澱,調整發展方向,找尋新突破點,形成主導產業表單;另一方面,是爭取縣域專項資金、整合涉農資金、發放專項債等,解決產業發展“錢從哪兒來”的難題。

  有的縣側重挖掘潛力。煤炭產業是麟游縣的工業支柱,煤炭資源儲量達30億噸以上。面對環保要求,麟游一邊修舊路,建生態礦區、綠色礦區,用上科技手段,保水土、治污染;一邊開新路,集煤炭清潔利用、現代能源化工、新能源示範、物流集散於一體,讓能源工業循環起來。

  有的縣側重巧用資源。位於秦嶺腹地的鳳縣,2019年主動關停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礦企,當年一度跌出陝西“十強縣”的行列。但憑借秦嶺的自然資源優勢,當地農民發現,高海拔林草適合林麝生活。能人帶動、政府扶持、科技助力,鳳縣找到了林麝養殖這個新產業,麝香產量占全國比重超70%,拉動農民增收的同時,將鳳縣重新帶回“十強縣”行列。

  如今在寶雞,每個區縣都有自己叫得響的主導產業。但主導產業並非一成不變。

  “圍繞一個產業做,可以發展得非常好,但也有風險。”岐山縣蔡家坡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吳衛忠說,以傳統汽車生產為主導的蔡家坡經開區,今年著力“破繭”,正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打開局面。

  找准優勢、突出特色、差異發展、降低風險,各區縣在摸索中逐漸理清思路。

  聚力——

  握指成拳,延鏈補鏈強鏈

  為滿足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擴產能的需求,寶雞市國資委協調,將秦嶺化肥總廠鳳翔分廠關停後閑置的70多畝工業用地劃給西鳳。300多名原鳳翔分廠職工,可以到酒廠再就業。

  “一個月工資比原來多好幾倍。”如今,原鳳翔分廠職工岳軍輝在酒廠一線生產車間擔任副主任,很是適應新崗位。

  在鳳翔區的主導產業表單上,食品加工業排在首位。作為西鳳酒的發源地,白酒加工無疑是拉動當地發展的重頭戲。

  2020年,西鳳酒廠的制酒師傅胡建勤領了個稀奇差事——用8個月的時間,配合技術工程師,將“鼻聞香、手觸溫、口嘗味、眼觀色”的傳統手藝轉化成大數據。從立窖到挑窖,計算機精準記錄下胡建勤幾十年摸索出的手藝,將其變成精密參數。

  如今,新建的超4.6萬平方米的智能化釀酒車間,單個車間年產基酒量從傳統車間的3000餘噸躍升至1萬噸。一台台喂料機自動加料,工人不再需要在高溫下辛苦揮鍬翻料,經過培訓,他們只需輕點按鈕,便可指揮一車間的智能助手忙起來。2022年,西鳳擴建的3萬噸優質基酒生產、3萬噸鳳型大曲生產和3萬方基酒儲存項目產能全面釋放。

  “包裝材料園正在建設中。”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正說,過去包材企業散落在外地,吸引來本地後,白酒產業鏈延長開、產值吸附住,“爭取實現千億級食品產業集群。”

  延鏈補鏈強鏈,一個產業集群的吸引力有多大?

  5年前,毛國忠帶著十幾個技術工人一路向西,來到陌生的蔡家坡,開辦暢達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研製重型卡車的智能裝卸設備。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