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據光明網報導,政務誠信建設,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基礎性工程,具有“元治理”層面的深刻意蘊。近年來,安徽、山東、河北等地持續推動實施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正是對這一重要治理方式的生動實踐與有益探索。
誠實守信,既是根植於中華大地上的傳統美德,也是古代中國人治國理政的智慧凝結。在傳統典籍中,不乏關於“誠”“信”的記載與思考,如《管子》里就有“誠信者,天下之結也”的精彩論說,而儒家經典《論語》更是三十餘次談及“信”,諸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等,至今仍閃爍著哲理的光芒。在古人看來,誠信不僅是社會個體之間相互依存的道德律令,更是社會秩序、治理格局得以維繫的關鍵之“結”。商鞅相秦,南門立木,立的是政府的信譽,立的是人心的向背。反之,也有很多深刻的歷史教訓,烽火戲諸侯引發的亡國悲劇,就是政務失信終致惡果的千古警示。
“政莫大於信,治莫大於仁。”政務誠信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石。政府、政務人員等作為社會信用的重要主體,在誠信社會建設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示範性、引領性作用。政務誠信與否,關係到政府與公眾之間社會契約的履行效果,更關係到企業、個人等其他社會信用主體的利益獲取與情感認知。換言之,政務誠信建設具有顯著的“元治理”示範效應,各類政務行為主體帶頭言而有信,講誠信、重承諾,才能取信於民,贏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進而帶動、引領整個社會誠信氛圍的養成。
無數事實證明,信任影響著人們的行動抉擇。政府朝令夕改,官員言而無信,就無法與企業、個人等其他社會主體之間構築起相對牢固的互信機制,更談不上形成較為穩定的長期預期,以減少社會交往的成本。在現實中,對於那些誠信度、美譽度不高的地方政府,企業家、投資商也往往是“敬而遠之”。
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市場經濟中的政府更應該是誠信政府。政務誠信建設,重在守信踐諾、一諾千金,具體體現為公共政策兌現、推進陽光政務、提升服務效能、貫徹公平正義原則、加大政府欠款清償力度等政務流程各個環節。我們看到,安徽、上海等地積極探索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機制和追責問責制度,對於不守信踐諾行為加大監督、懲處和曝光力度,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外來投資商切實感受到誠信政府的氣度、格局和境界。
“人而無信,則不知其可;企業無信,則難求發展;社會無信,則人人自危;政府無信,則權威不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離不開一流國際營商環境的營造,離不開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著力解決個別地區存在的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行為,方能更好促進營商環境優化,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